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5 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5 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1年大庆高一检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时可以是平衡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解析:选AB.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同性质和同时性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A、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它们不可能是平衡力,C、D错误.
2.(2011年荆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牛顿第三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三定律是由牛顿第一、二定律推导得出的
B.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的规律
C.只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才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3.(2011年广州高一检测)物体静止在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解析:选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物体和斜面间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正确.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受的支持力,受力物体均为物体本身,故C错.D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故D错.
4.(2011年济南高一检测)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汽车拉拖车的力的大小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的大小
B.汽车拉拖车的力的大小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的大小
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答案:BC
5.如图4-5-8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竖直悬挂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时,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多大?
图4-5-8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F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取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所以:F=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与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为mg+ma,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mg+ma
一、选择题
1.(2011年连云港高一检测)如图4-5-9所示,是利用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4-5-9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此图线一定是在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显示出来的
解析:选B.由图线关于t轴对称可以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其大小和方向的关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C、D均错误.
2.(2011年许昌高一检测)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D.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B
3.(2011年龙岩高一检测)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解析:选A.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即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A对,B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C错.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不能求合力,D错.
4.(2011年银川高一检测)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效果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
D.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支持面上,则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答案:B
5.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选AD.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飞船进入轨道之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就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
6.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解析:选C.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人走路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三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人对地球的吸引力的一部分、人对地面的压力和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所以人走路时与地球间有三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选项正确.分析人受到的力,每个力都存在反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
7.春天,河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 )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所受的重力
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解析:选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和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
8.如图4-5-10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A、B两重物悬挂起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5-10
A.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L1对A的拉力和A对L1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选D.物体A受自身重力,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故L1对A的拉力与L2对A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L2对A的拉力与L2对B的拉力是三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错误;L1对A的拉力与A对L1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错误;L2对B的拉力与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正确.
二、计算题
9.如图4-5-11所示,质量M=60 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20 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g取10 m/s2)
图4-5-11
解析:对物体m,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mg=ma.
绳的拉力
F=m(g+a)=20×(10+5) N=300 N.
对人,由于人静止,则Mg=FN+F.
则地面对人的弹力FN=Mg-F=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
答案:300 N
10.如图4-5-12所示,底座A上装有0.5 m长的直立杆,底座和杆的总质量为M=0.2 kg,杆上套有质量为0.05 kg的小环B,它与杆之间有摩擦.当环从底座上以4 m/s的初速度飞起时,刚好能达到杆顶而没有脱离直立杆,取g=10 m/s2.
求:在环升起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多大?
图4-5-12
解析:对环进行受力分析:环受重力及杆给环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mg+Ff=ma
环刚好到杆顶,由运动学公式v2=2ax
可得a=16 m/s2 Ff=0.3 N
对底座进行受力分析,底座受重力Mg,水平面的支持力FN和环对杆向上的摩擦力Ff′,由牛顿第三定律Ff=Ff′,由平衡条件
Mg=FN+Ff′,故FN=Mg-Ff′即FN=1.7 N,
又由牛顿第三定律,底座对水平面压力与底座受的支持力等大反向,故底座对水平面压力为1.7 N.
答案:1.7 N
11.如图4-5-13所示,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70 kg,吊板的质量为10 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当人以440 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和人对吊板的压力分别为多少?
图4-5-13
解析:以人和吊板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人以440 N的力拉绳时,该整体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均为440 N,受到重力的大小为700 N+100 N=800 N,其合力为880 N-800 N=80 N,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a=1.0 m/s2.
再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重力mg=700 N,受到吊板的支持力满足F拉+FN-mg=ma,解得FN=33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吊板的压力FN′与吊板对人的支持力等大反向,故FN′=330 N.
答案:1.0 m/s2 330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 电能的输送练习,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训练题,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