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向心加速度》同步练习4(人教版必修2)

    《向心加速度》同步练习4(人教版必修2)第1页
    《向心加速度》同步练习4(人教版必修2)第2页
    《向心加速度》同步练习4(人教版必修2)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匀速圆周运动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向心加速度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某质点绕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它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所以它做的是匀速运动B.它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是变速运动C.该质点速度大小不变,因而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D.该质点做的是变速运动,具有加速度,故它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答案:BD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时刻发生变化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C.角速度                 D.周期答案:AB3.匀速圆周运动属于(    A.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D.变加速度的曲线运动答案:D4.质量相等的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为23,而转过的角度之比为32,则AB两质点周期之比TaTb=__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_____________.答案:23  11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知,ar成反比B.a=ω2r知,ar成正比C.ω=知,ωr成反比 D.ω=2πn,角速度与转速n成正比答案:D2.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的大小变化的快慢C.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答案:A3.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圆环上有AB两点,如图6-6-1所示,过AB的半径与竖直轴的夹角分别为30°60°,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6-6-1解析:由于AB两点在同一个圆环上,AB两点具有相同角速度,在角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根据公式:v=ωr可知,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也就是AB两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ra=Rsin30°=Rrb=Rsin60°=R,所以线速度之比为1由公式an2r,在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aaab=rarb=1.答案:1  14.如图6-6-2所示,一个大轮拉动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滑动,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大轮上的一点S离转动轴的距离是半径的,当大轮边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是12 cm/s2时,大轮上的S点和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6-6-2解析:因为同一轮上的S点和 P点角速度相同,ωsp,由an2raS=ap=12× cm/s2=4 cm/s2P点与Q点线速度大小相同,vp=vQ,由an= aQ=ap=12× cm/s2=24 cm/s2.答案:4 cm/s2  24 cm/s25.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约为地球的半径,R=R≈6 400 km,它的线速度大小是v100 m/s,将这个匀速圆周运动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可以吗?试论证之.解析:由题意知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n= m/s2=1.56×10-3 m/s2.向心加速度改变质点的运动方向,但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如100 km,物体转过的角度为:θ=≈5.6°,这样,an=1.56×10-3 m/s2的加速度可以忽略.所以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将此质点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随着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变化可以是不同的,每一种理想化的运动,都是实际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是近似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解决物理问题重要的思想方法.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初速度为v1,方向向东,经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v2,方向向西,其速度变化量为Δv,v1v2Δv这三个量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矢量图表示,在图663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6-6-3答案:C2.如图6-6-4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arb=r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aabac关系是(    6-6-4A.aa=ab=ac                                         B.acaaabC.acaaab                                       D.ac=abaa解析:本题考查皮带转动装置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在本题图中,AB两点都在皮带上,线速度相等,即va=vb,又因为rarba=,所以可得到:aaab;又因为BC在同一个轮子上,同一个轮子上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因为rarcωac,所以acaa,综上所述,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caaab.答案:C3.关于北京和广州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方向都沿半径指向地心B.它们的方向都在平行赤道的平面内指向地轴C.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大D.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小解析:如图所示,地球表面,各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同向心力的方向)都在平行赤道的平面内指向地轴.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在地面上纬度为φP点,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R0cosφ,其向心加速度为an=rω2=R0ω2cosφ.由于北京的地理纬度比广州的地理纬度大,北京随地球自转的半径比广州随地球自转的半径小,两地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因此,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小.解答此类问题要知道如下问题:(1)因为地球自转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在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内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转动中心都在地轴上,而不是地球球心,向心力只是引力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重力),向心力指向地轴,所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也都指向地轴.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答案:BD4.在图6-6-5中,AB为咬合转动的两齿轮,Ra=2Rb,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    6-6-5A.角速度之比为21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C.周期之比为12D.转速之比为21解析:因为AB为咬合转动的两齿轮,所以AB两齿轮边缘的点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由因为Ra=2Rb,所以ωa=ωbA错误.因为a=,所以aaab=12,B正确.因为T=,所以TaTb=21C错误.ω=2πn=2πf=可知,nanb=fafb=12D错误.答案:B5.一小球被细绳拴着,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为a.那么(    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ω= B.小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D.小球在时间t内可能发生的最大位移为2R解析: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Rω2:ω=A正确.又由公式a=得:v=,则小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vt=tB正确.由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T=,将ω的值代入公式可得:T=C错误.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位移为圆周的直径2RD正确.答案:ABD6.飞机做曲线运动表演,初速度为v1,经时间t速度变为v2,速度变化量Δvv1v2的方向的关系如图6-6-6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6-6-6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即三角形定则),根据题意,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但它是一个矢量的表达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矢量三角形定则,但是要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箭头关系弄清楚,图中①很显然是错误的,将Δv化成是v1v2的矢量和,③中Δv的方向画错,②④是正确的,所以正确选项为D.答案:D7.(经典回放)上海锦江乐园新建的摩天转轮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直径达98 m,世界排名第五.游人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每转动一周用时25 min.则(    A.每时每刻,每个人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 B.每个乘客都在做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运动C.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D.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机械能始终不变解析:转轴匀速转动,其上的人随着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匀速圆周运动属于变速运动,有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故人所受合力不为零;人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方向随时改变,因此,人对座位的压力必定要发生变化(最高点与最低点明显不同).另外,乘客随转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不变,但乘客的重力势能发生变化,故机械能发生变化.答案:A8.如图6-6-7所示,圆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在B点轨道的切线是水平的,一质点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在质点刚要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滑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提示:质点刚要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6-6-7解析:小球由A点到B点所做的运动是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因而小球刚要到达B点时的运动为圆周运动,其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将v=代入可得:a==2g.小球滑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大小为g.答案:2g  g9.如图6-6-8所示,摩擦轮AB通过中介轮C进行传动,A为主动轮,A的半径为20 cmB的半径为10 cmAB两轮边缘上的点,角速度之比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                                         6-6-8              6-6-9解析:摩擦轮AB通过中介轮C进行传动,三轮边缘上的点线速度相等,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又A的半径为20 cmB的半径为10 cm,且ω=,可得到:ωaωb=rbra=1020=12;由a==vω可得:aaabaωb=12.答案:12  1210.如图6-6-9所示,定滑轮的半径r=2 cm,绕在滑轮上的细线悬挂着一个重物,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得重物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在重物由静止下落距离为1 m的瞬间,滑轮边缘上的点的角速度ω=__________rad/s,向心加速度a=_________m/s2.解析:重物下落1 m时,瞬时速度为v= m/s=2 m/s,显然,滑轮边缘上每一点的线速度也都是2 m/s,故滑轮转动的角速度,即滑轮边缘上每一点的转动角速度为ω= rad/s=100 rad/s,向心加速度为a=ω2r=1002×0.02 m/s2=200 m/s2.本题讨论的是变速运动问题,重物下落的过程中滑轮运动的角速度、轮上各点的线速度都在不断增加,但在任何时刻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向心加速度与角速度、线速度的关系(a=ω2r=)仍然成立.答案:100  20011.如图6-6-10所示,一轿车以30 m/s的速率沿半径为60 m的圆形跑道行驶,当轿车从A运动到B时,轿车和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为90°,求:6-6-10(1)此过程中轿车的位移大小;(2)此过程中轿车通过的路程;(3)轿车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v30 msr60 mθ=90°=.(1)轿车的位移为从初位置A到末位置B的有向线段的长度x=r=×60 m85 m.(2)路程等于弧长l=rθ=60× m≈94.2 m.(3)向心加速度大小a= m/s2=15 m/s2.答案:(1)85 m  (2)94.2 m  (3)15 m/s212.如图6-6-11所示,长度L=0.5 m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1.0 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O上,小球绕轴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杆子每隔0.1 s转过30°.试求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6-6-11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0.5 m,小球转动的角速度ω=π rad/s,由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a=ω2r=(π)2×0.5 m/s2=π2 m/s2.答案:π2 m/s2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曲线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曲线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3页。

    物理必修25.向心加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5.向心加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练习题,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