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
展开
课题 |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一般的动力学问题。 2).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然后用牛顿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 3).在分析解题过程中学习体会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解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解体过程中学习体会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解题等;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必要的表述能力.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物体的受力分析;数学能力;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用牛顿定律解题的规范性。 | ||
教学难点 |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用牛顿定律解题的规范性。 | ||
教学资源 | 实物投影、视频、图片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复习
|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牛顿定律内容
| 叙述牛顿定律内容 | 承前启后,以旧引新 |
引入
| 图片: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天体运动、发射卫星、车辆设计,道路交通、体育竞技;以刘翔为例,向学生介绍他的教练研究采集他起跑、加速、中途跑的速度、加速度的数据,随时调整训练计划。 但这些问题都比较复杂,由于我们目前知识的局限,还解决不了,这节课我们只介绍一些最简单的例子。
例1: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
教师引导:
教师讲授: 1) 规范的受力分析 2) 针对学生的答案过程,给出修改意见,得出解决本题思路 3)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点出计算题解题要求:公式 、单位、必要文字说明。
4)讨论:若无第一问如何求解?
5)引申:这一类题目是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对物体的运动作出明确的预见.它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都属这一类题目.
|
活动1:学生独立解题,得出正确结果,投影部分学生解题过程。 ;
学生讨论、分析解题思路。 确定题中研究对象?已知条件?求解问题?题中的物理情景,运动情况?物体受到哪些力?
修改自己的解题步骤,体会解题规范
给学生打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实际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初始条件,所以解题的过程不变.
|
创设情景
引起兴趣
例1重点处理解题规范问题。初步得到动力学第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
情景2 斜面问题
| 例2: 视频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为30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提问1:本题和第一题有什么异同?
提问2:分析思路与例1是否不同
教师引导:分析已知条件
提问3:加速度对应什么物理量? 教师引导:分析受力
提问4:如果已知合力和其中一个分力及另两个分力的方向,如何求解分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简单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教会学生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复习三角函数。
|
学生独立审题
活动2: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同:都是解决力与运动的问题; 异:过程相反 例1是已知力求运动 例2是已知运动求力
思路相同,过程相反 关键是求解加速度
通过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 加速度对应合外力;
活动3:学生讨论:滑雪人共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各沿什么方向?它们之中哪个力是待求的?哪个力实际上是已知的?
复习:力的合成和分解
| 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体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
|
总结 | 比较两例题不同之处? 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是什么? 解题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加速度、质量、合外力的关系,而加速度可以看成是运动的特征量,所以说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纽带和桥梁,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2.一般解题步骤
|
活动4: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
交流共享 |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巩固练习 | 练习: (1)若斜面粗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当木块以某一初速度上滑时,其加速度的大小; (2)若斜面粗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木块质量为3Kg,木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5.8N的推力作用,则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 学生独立解题, 投影展示 给出答案详解。
|
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作业 | 完成85页练习 | ||
板书设计 | 第6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例1:解答:物体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物体所受合外力F=2.2N,方向水平向右。 由 F=ma,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s2 物体在4s末的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s 物体在4s内的位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
例2:解答:如右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力G沿x轴和y轴的方向分解,得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滑雪人所受合力的方向沿着山坡向下,从而产生沿着山坡向下的加速度。 利用运动学公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此解出阻力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
一、两类问题 1、 已知力求运动 2、 已知运动求力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连接体,整体法与隔离法,临界问题,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