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重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97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复习必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重点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97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复习必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重点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97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复习必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重点 【期中、期末复习必备资料】
【复习必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重点
展开第六单元复习重点一、容易读错的音 勤快(qín) 卒业(zú) 晋升(jìn) 扭动(niǔ) 枪栓(shuān) 捆绑(bǎng) 嘴唇(chún) 倔强(jué) 嘱咐(zhǔ) 祈求(qí) 搓手(cuō) 趁机(chèn) 二、多音字辨音 nāng(鼓鼓囊囊) kēng(一声不吭) náng(胶囊) háng(引吭高歌) bēi(背负) tiāo(挑选) bèi(背后) tiǎo(挑弄) sāi(瓶塞) jiàng(倔强) sài(塞外) qiáng(强大) sè(堵塞) qiǎng(勉强)字音辨析:“塞”表示“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时读sāi,如塞子;表示“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时读sài,如边塞;在某些合成词中读sè,如堵塞。 三、容易写错的字 囊:(上中下结构),秃宝盖下面的两个“口”不要写掉了。 勤:左上部分是(廿),不要写成(艹)。 晋:上部是(亚),不要多写点。 铅:右上部分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不要写成“竖弯钩”。 慌:右边是(荒),不要写成“㐬”。 膊:右上“甫”的横折钩写成(横折)。 劫:左边是(去),不要写成“云”。 四、形近字、同音字辨析1.形近字 贫(贫穷) 逢(相逢) 晋(晋级) 铅(铅笔) 贪(贪玩) 蓬(蓬松) 普(普通) 沿(边沿) 栓(门栓) 膊(胳膊) 劫(打劫) 扒(扒开) 拴(拴住) 博(广博) 功(成功) 趴(趴下) 敌(敌人) 尸(尸体) 趁(趁机) 慌(慌忙) 故(故事) 户(户口) 珍(珍惜) 荒(荒野) 2.同音字 kàng火(炕) (抗)争 (亢)奋 (伉)俪gē(胳)膊 (咯)吱 (搁)置 (鸽)子chóu丝(绸) (稠)密 报(酬) (惆)怅 五、词语听写谦恭 勤奋 博学 贫穷 相逢 卒业 晋升炕沿 铅笔 枪栓 胳膊 劫难 绸子 扒开敌人 尸首 趁机 慌忙 芦花 心不在焉囊萤夜读 六、词语搭配1.填量词 一(条)河 一(滴)血 一(个)村庄 一(条)泥鳅 一(块)红布 一(杆)步枪 一(把)糖块 一(朵)鸡冠花2.填入合适的动词(扎进)河里 (露出)脑袋 (背诵)课文 (扒开)苇叶 (参加)仪式 (溅起)雪屑 (钻进)芦苇荡3.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黄绿)的芦苇 (厚厚)的白雪 (柔软)的芦花 (长长)的步枪 (雪白)的糖块 (胖胖)的小手(拥挤)的人群 (刺骨)的寒冷 (奇妙)的事情(金黄)的稻草 (细软)的绒毛 (空寂)的街面 (清新)的空气 (光溜溜)的脊背 (鹅毛般)的苇絮 (2)(呆呆)地立着 (耐心)地等待 (镇静)地打量 (坦然)地接受 (不停)地寻觅 (疑惑)地望着七、近义词 劫难——灾难 商量——商议 爽气——爽快 恍惚——隐约 风靡——盛行 倔强——顽强 抱歉——内疚 潦草——草率 沮丧——悲伤 妨碍——阻碍 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恍惚”和“隐约”、“倔强”和“顽强”“恍惚”指(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还可以形容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隐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倔强”指性情刚强不屈,固执强硬;“顽强”一般指坚强、不屈服。“倔强”有时用作贬义词,强调举止行为不懂事,不通情理;“顽强”多用作褒义词,强调勇于克服困难,意志力强大。 八、反义词柔软—僵硬 黝黑—白皙 温和—粗暴 妨碍—帮助疑惑—信任 潦草—工整 集合—分散 爽气—拖拉耐心—急躁 恍惚—清晰 镇静—慌张 厚实—单薄 沮丧—振奋 嘹亮—嘶哑 空寂—充实 九、特殊词语ABB式:光溜溜 暖和和 亮堂堂 毛茸茸 蓬松松 AABB式: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推推搡搡 嘟嘟囔囔 叽叽咕咕 描写声音的词语:扑通 吱扭 哐啷 咔啦 嗖嗖 嗷嗷 呜呜 咯吱咯吱 哗啦哗啦 吧嗒吧嗒 咕咚咕咚 十、佳句积累1.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比喻句)2.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动作描写句)3.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比喻句)十一、重点句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来比作小鸭子。“抖、抹、吹、笑”这一连贯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雨来的调皮可爱和游泳本领高,为后面从敌人手里逃脱做了铺垫。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段环境描写壮丽感人,增添了庄严的气氛,更加突出了雨来的英雄形象。将天上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都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雨来的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3.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这句话深情而细腻地表达了作者看着这个孩子一点点成长,身体、性格逐渐形成的感触,表达了对“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无限关爱,对见证他成长的期待、喜悦。4.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两个“看看”,写出了青铜的思考和犹豫;一个“落字”,点明了他最后的主意和决定。这些准确的动作描写细腻地表现了青铜纠结的心理,为后文青铜赤脚送鞋的情节做铺垫。十二、复习课文1.《文言文二则》中《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年幼的时候用袋子装萤火虫照着书本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学习。《铁杵磨针》 讲述了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打算半途而废,这时候受到一个老妇人铁杵磨成针的启发,回去继续完成自己学业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最后一定能成功。2.《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通过记叙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3.《我们家的男子汉》从(“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方面,选取一些典型事例,写了小男孩的成长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爽气、独立、勇敢、沉着、坚强)等美好品质,体会到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与关怀)。4.《芦花鞋》的作者是(曹文轩),课文讲述了大雪天里,青铜穿上自己的芦花鞋,坚持去卖最后十双鞋。一行城里人买走全部的鞋,有一人因为没买到而遗憾,青铜在雪地中赤脚为他送去自己的鞋的故事。表现了青铜(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十三、背诵、默写背诵、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古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歌大意: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再也不见踪影,天上孤单的白云也独自悠闲地越飘越远。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满足。十四、“语文园地”相关重难点1.我们在读本单元的课文时,发现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可以用序号、小标题、空行的方式,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2.掌握“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铁杵成针、程门立雪、手不释卷”等成语的意思,了解其中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3.学习运用比喻句表达自己喜爱或憎恶的感情。示例:这个小姑娘像绽开的鲜花一样耀眼。 他那眼神就像狼的目光,盯着车上乘客的口袋和包包,上下打量。 十五、考点归纳1.《文言文二则》常考查重点字词的意思、翻译句子以及故事蕴含的道理。2.《小英雄雨来(节选)》常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考查课文的主要内容,景色描写的作用也是重要考点。3.《我们家的男子汉》常以分析句子的形式考查“男子汉”的形象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芦花鞋》常考查给所选段落列小标题,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