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97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 5 草船借箭【说课稿】
展开5 草船借箭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生将开始接触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改编自《三国演义》,这个片段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突出,学习本课,能让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两个代表性人物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课文语言是现代文,对于学生初步接触四大古典名著来说,难度适宜,适合学生阅读。(二)教学目标。1.会认“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读写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读出人物个性。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默读法本课篇幅比较长,因此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默读。通过默读,让学生学会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了解故事情节。2.拓展阅读法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三国演义》以及作者罗贯中简介,还包括课文生字、词语等内容,辅助教学。三、说学法。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名著《三国演义》。课内主要是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四、说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指导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就是来自《三国演义》,提起这本书,你最先想到谁?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妒 忌 曹 督 委 鲁 遮 寨 擂 呐 插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提示易错:“曹、督、鲁”下边部分不要多写一横或少写一横。三、再读课文,了解起因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相关资料。2.理解题目,想一想,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引导学生关注“借”的前因后果。3.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前因。4.读第2-5自然段,讨论交流周瑜的真正目的、诸葛亮不拆穿的原因。5.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了借箭的起因,结果是(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默读第6-10自然段,找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说出理由。1.知天时“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鲁肃与诸葛亮的反应、心情。“第一天,不见……请到船里。”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2.懂地利。算准借箭的距离、懂得两面受箭保持平衡、算准顺风顺水而回。3.识人心。了解鲁肃、曹操的性格,算准时机。4.字句斟酌,分析人物性格,分角色朗读。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做事想要成功,都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算准了天时,地理条件也对他有利,又看准了人心,这样的神机妙算,怎么会不成功呢!三、总结对比,扩展文本1.速度全文,说说周瑜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课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2.总结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精通天文地理,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考虑周全安排巧妙)3.用四字词语形容故事中的人物。4.课件展示赞美诸葛亮的诗,学生自由说说关于诸葛亮、周瑜等人的故事。出示真实历史,培养辩证思维。5.读读阅读链接,体会白话文字的不同。课文总结这篇课文讲的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胜利,使周瑜自叹不如,突出表现了诸葛亮接触的才干。板书设计: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 经过→神机妙算:天时、地利、人心 结果→周瑜长叹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