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7 猴王出世【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397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 7* 猴王出世【说课稿】
展开7* 猴王出世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这个片段讲述了美猴王从石头中诞生以及寻得水帘洞成为猴王的故事。《西游记》有不少影视作品,学生也对其中的内容比较熟悉,教学起来难度不大。本课选取了《西游记》的原文片段,有些生僻字,教学时要注意讲解。(二)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理解并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石猴出世的经历,体会石猴性格特点。难点:理解文中词语一起,读通相关句子。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默读法本课篇幅比较长,因此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默读。通过默读,让学生学会快速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2.拓展阅读法课文节选自《西游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外拓展阅读《西游记》,尝试比较原著和影视作品有哪些异同点,加深对《西游记》的印象。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水浒传》以及作者施耐庵简介,还包括课文生字、词语等内容,辅助教学。三、说学法。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初读课文,课外尝试读《西游记》。课内主要是了解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怎么成为猴王的。能准确把握石猴的性格特点。四、说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一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提起《西游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谁能告诉老师,《西游记》中大家最喜欢谁?用几句简单的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这么厉害的孙悟空是从哪来的呢?我们今天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孙悟空。二、初读课文,读通语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和词语。生字:芝 遂 迸 涧 獐 猕 猿 耶 挈 暝 窍 碣 楷 携 挠 劣2.指导读音,提示易错:“迸”读bèng,不读bìng;“镌”读juān,不读xié。3.画出不懂的地方,交流理解,教师点拨。(知大意即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石猴的来历(第1自然段)、成为美猴王的过程(2-4)。三、品读课文,感悟形象1.学习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1)石猴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石猴勇敢聪明、众猴信守承诺(2)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石猴什么个性、品质。(活泼机灵、身手不凡、毛遂自荐)2.指导朗读学生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或能展现石猴性格的地方,教师鼓励尝试读出,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4.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的叙述的不同,感受古代白话文的语言简练、概括的特点。四、课文小结 课文主要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如人一般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特点。五、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石猴 美猴王 勇敢伶俐、敢于尝试 花果山、水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