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6.4《数列知识的应用》word教案

    语文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6.4《数列知识的应用》word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6.4 数列知识的应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6.4 数列知识的应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4 数列的应用【教学目标】1. 能够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3. 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通过数列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列模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引起学生兴趣,体会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就是在科学与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几个应用题.教师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某林场计划造林0.5 km2,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造林0.1 km2,问6年后林场共造林多少?  依题意,林场每年造林数成等差数列{an},其中 a1 = 0.5d =0.1n =6所以S6 = 0.5×6 + ×0.1    = 4.56年后林场共造林4.5 km2 建模求解应用题的步骤:1)阅读题目,确定数列类型;2)寻求已知量;3)确定所求量;4)利用公式列等式;5)解答;6)写出答案. 2  某种电子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经过三次降价,单价由原来的174元降到58元,这种产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  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x,则每次降价后的单价是原价的(1x)倍.这样,将原单价与三次降价后的单价依次排列,就组成一个等比数列,记为{a n},其中  a 1 = 174a 14= 58n =4q =1x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58 = 174×(1x)4-1整理,得   (1x)3 = 1x = 0.693因此x10.693 31%即这种电子产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大约是31% 注意:1要准确判定数列类型;2要分清已知量和待求量. 3  一对夫妇为了5年后能购买一辆车,准备每年到银行去存一笔钱.假设银行储蓄年利率为5%,按复利计算,为了使5年后本利和共有10万元,问他们每年约需存多少钱?(精确到1元)  设每年他们存入x元,一年后存的本利和为x (1 + 5%)两年后的本利和为x(1 + 5%)+ x(1 + 5%)2……5年后的本利和为x (1+5% )+ x (1+5%)2 ++ x (1+5%)5依题意,列方程得x (1+5% )+ x (1+5%)2 ++ x (1+5%)5= 100 0001.05 x× = 100 000解此方程,得 x 17 236 元.所以每年约需存入17 236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语言、关键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题实质上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将实际问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数学的符号语言,用数学式子表达数学关系.教师板书解题步骤. 通过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建模:1)分清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2)分清是求通项问题还是求和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老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点,师生合作完成. 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师生统一订正.   通过例题,再次强调解应用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复利的概念,注意分期付款因方式的不同抽象出来的数列模型也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数学的符号语言,用数学式子表达数学关系,将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概括,抽象为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建立数学模型,再用数学知识解决,然后回到实际问题,给出答案.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具有检索能力,认定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完成从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构建出数学模型后,要正确得到问题的解,还需要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 解答数列综合题和应用性问题既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应用性问题,应充分运用观察、归纳、猜想的手段,建立出有关等差(比)数列模型,再综合其他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强化转化思想、方程思想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在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数列实际问题的步骤是:读题,确定数列类型寻求已知量确定所求量利用公式列等式解答写出答案.学生回顾解决应用题的方法,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教材P25习题79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拓展.  

    相关教案

    高中6.3 等比数列的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6.3 等比数列的性质教案,共16页。

    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第三单元概率与统计3.3 古典概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第三单元概率与统计3.3 古典概率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讨论,基本事件,古典概型,检测,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3.1 排列、组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3.1 排列、组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