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短歌行》教案第1页
    《短歌行》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7.1 短歌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短歌行》的写作背景及文学常识。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感受曹操“忧”而奋发,慷慨旷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鉴赏诗歌中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1、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鉴赏诗歌中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复习诗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能答案:借大海的胸襟表现远大的政治抱负;有雄心壮志,积极进取等)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任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四)整体感知
    1.听诗歌朗读,落实其中的难懂字词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过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当以慷慨
    何以解忧:以何解忧
    青青子衿: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忧从中来:内心
    乌鹊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周
    山不厌高:满足
    2.学生自由朗读,对照注释,以提问的方式解释诗句的意思。
    3.分层梳理
    第一层:“对酒当歌……唯有杜康”
    提问:第一层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慨?
    提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但并没有软弱消沉,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提问:第二层借诗经表达诗人什么心情?
    提示: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明明如月……心念旧恩”
    提问:这一层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提示: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乃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层:“月明星稀……天下归心”
    提问:本层中明月句有何深层含义?后四句表明作者的什么愿望?
    提示: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情感探究
    1.这首诗哪个字可以很好地抒发诗人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提示:“忧”字
    “忧”是人生苦短的忧,是求贤不得的“忧”,也是功业未就的忧。结合具体诗句来体会:
    2. 请举例说明诗句流露出曹操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
    (二)主旨探究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艺术手法鉴赏
    1.比兴
    比是比喻;兴是借物起兴,即先言其他事物作铺垫,再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诗中用到比兴手法的句子有: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以山高水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2.用典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本诗中用典的诗句有: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3)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四)拓展练习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首诗突出地运用了__起兴_手法,表达了诗人_乐观自信、顽强进取_精神。
    (五)文学常识补充
    建安风骨: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作业
    背诵全诗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连类钩沉,迁移导入,歌行体,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体会诗情,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统编版7.1 短歌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