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7)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435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课 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1授课日期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注一、新课引入活动一: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看到的像总是放大的吗?做一做,看一看。活动二:点亮F光源,通过凸透镜的作用,看在墙壁(光屏)上的像在改变距离时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进入本课的探究活动过程。二、新课学习1、探究前的准备:(1)弄清下列光学名词的物理含义:焦点、光心、焦距、物距、像距、2倍焦距、实像、虚像(重点是物距、像距、实像的含义)。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实像: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2)弄清本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步骤。(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F光源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画图指出实验中的三者中心“同线”、“等高”的要求。2.思考:怎样测量或知道凸透镜的焦距?请说出你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焦距或据说明书的资料和凸透镜上的标记知道焦距。学生活动,并将活动现象说出且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重点理解的是物距、像距、实像的含义。能根据问题和猜想初步构思出探究的内容和步骤。理解“同线”、“等高”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焦距(平行光源法)或据说明书的资料和凸透镜上的标记知道焦距。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1)选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需的器材。(2)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cm.(3)使F光源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4)当F光源在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5)当F光源在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6)当F光源在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像的性质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倒立、放大的像12倒立、缩小的像12倒立、等大的像12(7)当透过透镜能观察到F光源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像的性质实验次数物距u/cm正立、放大的像12三、小结实验,对实验中的问题及相关知识作出解释、解答。四、布置作业总结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准备下节课讨论与交流。学生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选用探究器材。测量焦距(平行光源法)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趣体验,观点初成,逆向思维,聚焦本质,完善认识,形成方法,灵活应用,规律内化,挑战新高,活化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授课类型,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