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引导探究,巩固应用,学生说一说,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认识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探究淀粉遇到碘酒的变化,学习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会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
3、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难点:理解化学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1、碘酒、滴瓶、塑料碗、米饭、馒头、淀粉,几种常见食材(胡萝卜、土豆、西红柿、洋葱、菠菜、红薯);
2、烧杯、淀粉糊、棉签、白纸、用淀粉糊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并晾干;
3、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魔术“白纸显字”。
问:想不想学会这一招?
我们今天就来好好学习,解开其中的奥秘。
二、引导探究
(一)会变味的馒头
1、品味馒头。
①、吃一口馒头,先嚼两下。什么味道?
②、不要急着咽,多嚼一会儿,细细品味。
③、过一会儿,你们又尝出了什么别的味道吗?
2、课件展示:问题一:馒头为什么变甜了?
做馒头的时候放糖了吗?馒头本来是甜的吗?
馒头刚吃到嘴里,并不甜,得嚼一会才甜,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展示: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我们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了麦芽糖,当然就甜了。
问: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发生的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个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二)米饭、淀粉和碘酒
1、观察淀粉
淀粉是我们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烹调用品,它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淀粉,说一说它的特点。
2、探究淀粉遇到碘酒的变化
①课件展示:问题二:淀粉遇到碘酒会怎样?
②学生猜一猜。
③教师讲解滴碘酒的方法:轻轻挤压滴管胶头再松手,接近淀粉再挤胶头滴一滴碘酒。(不要接触淀粉!)
④学生操作、观察。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⑤课件展示:问题三: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是化学变化。因为这种蓝色的物质是新物质。)
3、课件展示:问题四:米饭、馒头含有淀粉吗?有什么办法验证?
①学生讨论。
②学生操作,
③学生汇报。(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滴碘酒来验证。)
4、小结: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
(三)、寻找淀粉的踪迹
1、课件展示:问题五:怎样知道食物当中是否含有淀粉?
学生回答。(遇到碘酒变蓝色的食物含有淀粉。)
2、教师明确任务:小组先分好工,实验时注意节约,并填写好记录单。
3、学生实验分组实验,并记录。
4、学生汇报,并展示记录单。
哪些食物含淀粉?哪些食物不含淀粉?
5、教师小结:
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我们知道米面含有丰富的淀粉,是能量的最好来源,做主食最合适;再食用各种蔬菜和一些动物性食品,我们的营养就比较均衡了。合理安排饮食,我们的健康才有保障。
三、巩固应用
1、课件展示:问题六:淀粉遇碘酒变色的这个特性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用处?
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
2、活动:制作神秘信件
学生说一说:小魔术“白纸显字”的秘密在哪里?
课件展示:用棉签蘸淀粉糊,在白纸上写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收到信件的同学想办法让字显示出来。
学生活动。
四、学生说一说:
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五、拓展:
馒头、米饭中的淀粉是从哪里来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实验导新课,师生互动学新课,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