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设计
展开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
要严谨的科学逻辑。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对产生气体的探究。
教学难点:利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探究未知气体。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集气瓶、玻璃片、火柴、烧杯、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欢迎同学们再一次来到科学实验室,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欢迎,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吧,大家请看,老师这儿有一个瓶子,它可不是一般的瓶子,它能用神奇的力量把这个气球吹起来,大家仔细看哟,将一个气球套在瓶子上,气体慢慢鼓励起来!(瓶子内事先放了适量的白醋,气球内放有小苏打)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瓶子吹气球的奥秘?好,那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探究实验—探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小苏打和白醋的观察
1、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认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呢?(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强调一下闻的方法、摸一摸、坚决不能品尝)
2、师: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并做好实验记录。
(小苏打:白色、粉状;白醋:无色透明液体、有一股酸味)
三、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1、师: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哪些现象呢?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测一下吧!
2、引导学生做出猜测,并说出猜测的依据。(可能有气泡产生、可能发热、小苏打可能溶解等)
3、师:如果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有哪些混合的方法?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三种方法,第一种先把小苏打倒入集气瓶里,后倒白醋;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第三种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集气瓶里)
4、师:请各小组统一一下你们小组将要采用什么方法来混合这两种物质。
5、师:在进行该实验时还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吗?(我认为应该小心点儿别把药品弄洒了、我认为应该认真观察、应该用手摸摸瓶子……)
6、师:大家说的很好,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分析进行了一下总结(教师完善实验方案)
7、师:请大家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吧,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的现象最多!(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8、师:请各小组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一说?(有气泡产生、瓶子外壁有点儿凉、有嗤嗤声、瓶子中有白色沉淀物、还有液体)
5、师:有气泡产生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板书)现在你知道“瓶子吹气球的奥秘”了吗?(揭开“瓶子吹气球”的奥秘)。
四、对未知气体的探究
1、师:以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会是什么气体呢?
2、学生们做出了各种猜想。(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师:我们该怎么证明到底是哪种气体呢?其实每一种气体都有自己的性质,(出示常见气体性质对比表),我们可以根据气体的性质来找出是哪种气体,能根据颜色找出是哪种气体吗?
生:不能,因为它们都是无色的
师:好,那请大家认真观察、比较,我们可以根据哪些性质来找出气体呢?(学生对比观察,寻找气体间不同的性质)
师:下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小组讨论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找出这种气体?这个实验又该如何去操作呢?(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将玻璃片慢慢移开,然后将燃烧的火柴伸进气体中,观察现象)
4、师:下面由老师先来演示一遍,我这儿有一瓶空气,把玻璃片慢慢移开,将燃烧的木条伸到瓶中。(火焰燃烧的情况没有变化)
5、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并与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对比。
6、师:火焰熄灭了,说明这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那么一定是二氧化碳吗?下面我们继续寻找气体的其他性质。
7、播放一部分视频,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样一个装置,如果我们把这两支蜡烛点燃,再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气体倒入这个烧杯中,大家想不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8、教师边模拟边讲解这个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可是瓶内的液体有可能会倒出来,该怎么办?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注射器将液体吸出来。
9、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
10、继续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气体倒入烧杯内的现象,并思考问题:蜡烛熄灭说明什么?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这又说明什么?你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
11、师:虽然我们今天的实验还不足以说明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但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气体,它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师:现在你能判断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了吗?为什么?(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五、总结应用
师:通过对小苏打和白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播放小苏打和白醋隔空灭蜡烛的视频)谁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一下你看到的现象?
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都熄灭了。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认真探究了今天的知识,还能用探究出的知识去解释看到的现象,老师觉得你们真了不起!
六、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液体还是白醋吗?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闻一闻如果还有酸味就是白醋、再放点儿小苏打看看还会不会出现气泡……
师:下面我们把注射器里的液体送回集气瓶,验证一下吧。
师:谁来说一说你验证后结果。(放小苏打后不再产生气泡说明液体不是白醋)
师:混合后的液体不再是白醋,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除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还生成了其它物质(板书)。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呢?瓶内的白色沉淀物还是不是小苏打?该怎样证明?请同学们课下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生活中的实验室—厨房,继续学习、继续探究,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七、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小学教科版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名言引入,揭示课题,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拓展延伸,谈收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学生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