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8.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8.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游乐场中的一种滑梯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章 第8课时 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夯实1.(2011·华安、连城等六校联考)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可能守恒C.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答案:A2.(2010·唐山二中高一检测)游乐场中的一种滑梯如图所示.小朋友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 )A.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小朋友不做功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增加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D.在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答案:AD解析:下滑过程中支持力的方向总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A正确;越往下滑动重力势能越小, B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正确,C错误. 3.(2009·朝阳区高一检测)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三届残奥会冠军侯斌依靠双手牵引使自己和轮椅升至高空,点燃了残奥会主火炬,其超越极限、克服万难的形象震撼了大家的心灵.假设侯斌和轮椅是匀速上升的,则在上升过程中侯斌和轮椅的( )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C.机械能减少 D.机械能不变答案:B解析: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所以只有B项正确.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02答案:BCD5.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现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轻轻放在平板中心,让它从静止开始往下运动,直至物块速度为零,此时平板与地面的距离为H2,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________.答案:EP=mg(H1-H2)解析:选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物块开始运动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弹性势能增加应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EP=mg(H1-H2).6.(2010·梅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水平台面上的A点,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答案:解析:若选桌面为参考面,则mv02=-mgh+mvB2,解得vB=.7.(2011·黄岗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为光滑轨道的最高点且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好能通过B点(从A点进入圆轨道时无机械能损失),最后落到水平面C点处.求:(1)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2)落点C到A点的水平距离.答案:(1)R (2)(-1)R解析:(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B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解得vB=设释放点到A高度h,小球从释放到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R)=mvB2 联立解得h=R(2)小球从B到C做平抛运动,其竖直分运动R=gt2,水平分运动 xOC=vBt联立解得xOC=R,∴落点C到A点的水平距离xAC=(-1)R能力提升1.(2010·杭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轻弹簧的正上方某一高处自由落下,并将弹簧压缩,直到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对于小球、轻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在小球开始与弹簧接触时起到小球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有( )A.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小,小球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大B.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小,小球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小C.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大,小球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大D.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大,小球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小答案:A解析:在小球开始与弹簧接触到小球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由于弹力一直做负功,弹性势能不断增大,故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小;同理,由于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故小球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越来越大.2.如图所示,mA=2mB,不计摩擦阻力,A物体自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且B物体始终在水平台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当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高度是( )A.H/5 B.2H/5 C.4H/5 D.H/3答案:B解析: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的高度是h,A的速度为v.则有:mAgh=mAv2,v2=2gh从开始到距地面的高度为h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为:ΔEP=mAg(H-h)=2mBg(H-h)增加的动能为:ΔEK=(mA+mB)v2=(3mB)2gh=3mBgh,由ΔEP=ΔEK得h=H.3.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如图所示中,表示物体的动能随高度h变化的图象A,物体的重力势能EP随速度v变化的图象B,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变化的图象C,物体的动能Ek 随速度v的变化图象D,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BCD解析: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因此C选项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EK=mv02,所以A选项正确.由公式EP+mv2=mv02,可知B选项正确.又因为EK=mv2,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A、B、C、D.4.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如图所示),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2)( )A.2m/s B.4m/s C.6m/s D.8m/s答案:B解析:将运动员视为竖直上抛运动,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最高点速度为零,由Ek1+EP1=Ek2+EP2得:mv02+mgh1=mgh2其中h1为起跳时人重心的高度,即h1=0.9m代入数据得起跳速度v0==m/s≈4.2m/s5.(2010·重庆一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A.圆环机械能守恒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hD.弹簧与光滑杆垂直时圆环动能最大答案:AC6.质量为50kg的男孩在距离河面40m高的桥上做“蹦极跳”,未拉伸前,长度为15m的弹性绳AB一端缚着他的双脚,另一端则固定在桥上的A点,如图所示,男孩从桥面下坠,达到的最低点为水面上的一点D,假定绳在整个运动中遵循胡克定律.不计空气阻力、男孩的身高和绳的重力(g取10m/s2).男孩的速率v跟下降的距离s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男孩在C点时的速度最大.试探究如下几个问题:(1)当男孩在D点时,求绳所储存的弹性势能;(2)绳的劲度系数是多少?(3)就男孩在AB、BC、CD期间的运动,试讨论作用于男孩的力.答案:(1)2×104J (2)62.5N/m (3)见解析解析:(1)ΔEk=mghAD-EP=0所以EP=mghAD=2×104J(2)当v=vm=20m/s(C点为平衡位置)时,有mg=kx=k(23-15),所以k=N/m=62.5N/m(3)AB间仅受重力作用,BC间受重力与弹力作用,且BC间重力大于弹力,CD间弹力大于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7.如图所示,一玩溜冰的小孩(可视作质点)的质量m=30kg,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做平抛运动,恰能无碰撞地从A点沿圆弧切线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轨道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R=1.0m,对应的圆心角θ=106°,sin53°=0.8,cos53°=0.6,g取10m/s2,求(1)小孩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答案:(1)3m/s (2)1290N解析:(1)由于小孩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即小孩落到A点时速度方向沿A点切线方向,则tan53°==,又h=gt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0=3m/s.(2)设小孩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2-mv02=mg[h+R(1-cos53°)]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联立解得FN=129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290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行星的运动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5.宇宙航行课后作业题,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功率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一学生骑车爬坡的情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