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电源和电流教案
展开本章为电学基础知识,它在初中学过的电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加深和扩展,主要讨论了电源的作用,电路的组成和结构,有关电流的规律和电流、电压及功率的分配以及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等内容。其中像电流、电压、电阻、电动势等物理概念以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等物理规律,既是电磁学的基础,也是处理电路问题应用频率最高的知识点,在学习中应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本章的高考热点有三个:一是考查电路的计算,包括电阻的计算,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电功、电热的计算,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二是电路分析,包括电容电路分析,电路变化动态分析,电功、电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三是电学实验,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灵活处理。
新课标要求
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也学习过直流电路知识,与初中教科书不同的地方,最突出的是它可以将所学过的静电场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从而大大丰富了本章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同时也为学生有意识将电路与静电场建立联系提供空间。
新课程学习
2.1 电源和电流
适用年级:高二 所需课时:1课时
作者姓名:鲁大勇 单位:滕州一中
联系电话:15964455225 电子邮箱:tzyzldy@126.cm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
2、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初步体会动态平衡的思想。
3、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方向的规定;理解恒定电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金属导体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的推导过程,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人类通过对静电场的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生产和生活领域,更广泛存在着的是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那么,电荷为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过渡: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电流的知识。(板书课题: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为什么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
通过现象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1.电源
教师:(投影)教材图2.1-1,(如图所示)
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如果用一条导线R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认识到,最终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衡状态。理解导线R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教师:(投影)教材图2.1-2,(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经过R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情况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讨论、解释可能会产生的现象。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回答,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师生互动,建立起电源的概念。
思考:电源P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电源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过渡:在有电源的电路中,导线内部的电场强度有何特点呢?
2、导线中的电场(了解)
教师:(投影)教材图2.1-3,(如图所示)
介绍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取出图中方框中的一小段导线及电场线放大后进行研究,如图2.1-4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导线中的电场将如何变化,最终又会达到怎样的状态。要把思维的过程展现给学生。
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微元法和矢量叠加的方法,探究导线中电场的变化情况,分析出最终导线两侧积累的电荷将达到平衡状态,垂直于导线方向上电场的分量将减为零,导线内的电场线保持和导线平行。这里一定要强调,这是电源电场和导线两侧的电荷得电场共同叠加的结果。
通过师生分析,建立起恒定电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荷的“稳定分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
思考:在静电场中所学的电势、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等,在恒定电场中还是否适用呢?
过渡:在恒定电场中自由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电流,恒定电场中的电流有何特点,又如何描述呢?
3、恒定电流
教师:恒定电场中的电流是恒定不变的,称为恒定电流(为什么?)。
电流的强弱就用电流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电流的定义:物理上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用I表示电流。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I=
教师: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电流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mA=10-3A; 1μA=10-6A
教师:1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如果在1 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 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 A。即1A=1 C/s
[投影]教材42页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互动:讨论,如果认为电子的定向运动速率就是电流的传导速率,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怎样解释?
点评:通过对结论的讨论,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关于电流的方向
【例1】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电解质溶液中有自由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流方向不能确定
C.不论何种导体,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电流的方向有时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有时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解析:正确选项为C
电流是有方向的,电流的方向是人为规定的。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关于电流的计算
【例2】某电解质溶液,如果在1 s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是多大?
解析:设在t=1 s内,通过某横截面的二价正离子数为n1,一价离子数为n2,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则t时间内通过该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n1+n2)e
电流强度为I===×1.6×10-19A=3.2 A
【例3】氢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设电子在离原子核距离为R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运动速率为v,求电子绕核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
解析:取电子运动轨道上任一截面,在电子运动一周的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电量q=e,由圆周运动的知识有:
T=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得:
I=
★课余作业
书面完成P43“问题与练习”第1、2题;思考并回答第3题。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资料袋
伏打与电池的发明
伏打(1745~1827年)是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他于1745年2月出生在科摩,1774年担任科摩大学预科物理教授,同年他发明了起电盘。1779年又去帕维亚大学担任了物理教授职务.1791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780年,著名医生伽伐尼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当起电盘放电时,如果用金属解剖刀触动靠近起电盘的蛙腿肌肉,蛙腿便会发生痉挛.这就是第一个伽伐尼电池.但是伽伐尼对此并不理解,他认为青蛙体内产生了“动物电”.伏打对此很感兴趣,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蛙腿只是起了显示电流通过的作用,所谓特殊的“动物电”是不存在的.伏打指出,伽伐尼实验中连接起来的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他称为第一类导体或干导体)和含液体的青蛙肌肉(他称为第二类导体或湿导体)。伏打把不同的金属板浸入一种电解液里,组成了第一个直流电源——伏打电池.他用几个容器盛了盐水,把插在盐水里的铜板、锌板连接起来,电流就产生了。1800年3月20日伏打向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了这个发现。
伏打于1827年3月5日逝世,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电势差的单位取名为伏特。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一、情景设置
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l,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二、理论推导
A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总数:N=nlS。
总电荷量Q=Nq=nlSq
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横截面D所需要的时间:t=
所以导体AD中的电流:I==nqSv.
由此可见,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电荷量、定向移动速率,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电源和电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电源和电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电源,恒定电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夯实基础、挑战潜能,使用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