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初中语文《陋室铭》复习课导学案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陋室铭》复习课导学案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陋室铭》复习课导学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陋室铭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陋室铭学案,共7页。
    《陋室铭》复习课导学案1、总体分析:《陋室铭》是七年级下学期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并理解性默写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与中考题目作无缝链接,正确完成相关题目;(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举一反三。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及在不同文段中的不同含义(2)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一,出示复习目标: 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课文。 2.积累文言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主旨、手法。 4.反复练习,提升能力。二,总体分析:(1) 作者回顾:刘禹锡,代散文家、诗人(2) 文体复习: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背诵默写出示全文,让全班同学默念一次,然后联系初中学过的刘禹锡的其他两首诗歌,作默写拓展训练。(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四,词语复习(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 有名    灵:灵验(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是:只是,    德馨:品德高尚(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入:映入(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学识渊博的人。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弹奏。          金经:佛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低俗吵闹的音乐声乱:扰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中考链接:1)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A:判断词是/这。  B:助词,的/到 C:               D:可以/以为2)下而哪组句子中, 红色词的意义相同? (B)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B:斯是陋室/微斯人,吾谁与归 C:苔痕上阶绿/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 【解析】A:一为出名一为取名    B:都是C:一为映入一为上等D:一为不加装饰一为平时五,重点句译注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六,中心分析:(1)开头以两个类比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化静为动,生动传神;“绿”“青”二字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新、优雅(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交往之雅,衬托出主人才学高,品德高尚,也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日常生活。从正反两面写主人的情趣之雅,表明“惟吾德馨”,从侧面写“陋室”不“陋”。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古代贤人自况,表明“陋室”主人和古贤人有相同的志趣和抱负。 练习:中考默写训练: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用来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全文中心小结: 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中考真题分析:(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014,湖南郴州) A.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来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类的君子。B.作者从环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 C.“铭”是用于述功或劝勉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显然是为了表述自己对那些沉迷官场者的劝勉。 D.“何陋之有”巧妙回应开头“惟吾德馨”,不将孔子原话全部引用,显得含蓄无穷,引人深思。【解析】提示:“是用于述功或警戒自己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警示自己保持高尚品德。(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的 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 ,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本文以两个知名历史人物的名室来类比陋室,说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日后也能像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解析】文章没有抒发作者日后也能像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希望。(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者用“山有仙为名山,水有龙成胜水”的观点, 自然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这个核心。B.本文通过对“陋室”内外情景简要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C.本文句式整齐, 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 体现了一种整齐与错综相结合的和谐美。D.全文议论起笔,推出  “陋室”  一语统摄全篇;次写恬静气氛、往来人物、平常生活:无一“德”字,却处处言“德”。 (2016,湖北随州市) 【解析】应是德馨一语统摄全篇。                                    

    相关学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陋室铭/刘禹锡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陋室铭/刘禹锡导学案,共7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