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总结拓展,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寄托感情的写法。
2.理解“小桃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倾诉。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难点:领会作者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所寄寓着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养过花草、种过小树?谁来说一说你在培养的过程中的趣事或者感悟呢?(指一二名同学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当代作家贾平凹所种的一棵小桃树,那么他在种的过程中发生哪些故事呢?小桃树又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生命启迪呢?让我们到课文中一起去了解吧。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作品。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矛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褪(tuì) 忏悔(chàn huǐ) 哆嗦(duō su) 矜持(jīn chí)
猥琐(wěi suǒ) 魂魄(hún pò) 颤抖(chàn dǒu) 赤裸(chì luǒ)
(2)解释词语。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矜持:竭力保持庄重。
猥琐:①鄙陋卑劣;庸俗卑下。②(形态)卑小或(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
魂魄: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附体则人生,离体则人死。比喻事物的关键、中心。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渐渐。暮,将尽、晚。
颤抖:颤动,发抖。
赤裸:亦作“赤倮”。亦作“赤躶”。裸露;赤裸裸。
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轰轰烈烈: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
3.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意,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一棵小桃树”这个题目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点明主旨,由一棵小桃树而引发出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小桃树是引领全文的线索,用一棵小桃树作为题目,更能突出文章中心,让读者一目了然。
(2)梳理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结构层次上比较清晰,可以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写对小桃树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再写眼前桃树。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希望中的桃树。
三、局部探究
(一)自主思考:
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明确:
1.“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这些词语描写了小桃树的形态、外形,表现了小桃树的弱小。
2.“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描写了小桃树的动作、神情,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二)小组合作探究:
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
1.分小组,合作探究。
2.交流汇报。
预设:
(1)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瘦瘦的,黄黄的”,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历经风雨的摧残。
(2)小桃树是“我”的希望;
小桃树是“我”的梦想,我把“幸福一生”的梦想种在了院子里;
小桃树和“我”的人生遭遇相似,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就像我在生活遭遇了挫折。
小桃树是“我”生命的写照,顽强拼搏,不服输!
3.教师总结: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由得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总之,小桃树象征着“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树的坎坷经历又和我的相似,所以,我关注它、爱护它。
(三)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四)深入感悟
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1)明确:
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的挣扎起来……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2)齐读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在小桃树身上所寄托的深意。
四、总结拓展
1.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然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2.延伸拓展:
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1)提问:本文为了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2)作者是如何托物言志的?作者用了哪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3)教师总结: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小桃树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表达作者面对挫折和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五、作业设计
1.掌握字词
2.写作:通过对一种植物描写,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
顽强同命运抗争
托物言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9*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