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诗五首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501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 短诗五首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501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初三下学期教案全册
-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2 梅岭三章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4 海燕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写作 学习扩写 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5 孔乙己 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风雨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风雨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阅读感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短诗五首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重点)2.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重点)3.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难点)朗读法;合作探究法。2课时第1课时【情景导入】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读冰心的小诗——“墙角的花儿,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动的果子,结得愈小。”这两首小诗,篇幅短小,形式自由,集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今天我们再欣赏几首小诗,感受新诗的特点。【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中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2.文体简介新诗,又称新体诗、自由诗。首先它具有诗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其次是“新”,而“新”既是时间概念又是其特质:时间上它兴起于五四时期,与传统的古诗有所区别,完全不受押韵、平仄和对仗之规范,只保留意象精炼的特性,创作方式极其自由。3.时代背景《月夜》: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萧红墓畔口占》:1942年1月,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2岁。这首诗,是戴望舒拜谒萧红墓时所作。【阅读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月夜》,感知诗歌内容,概括画面。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 2.朗读诗歌《萧红墓畔口占》,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萧红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险境的坚忍,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合作探究】一、欣赏《月夜》。1.全诗仅四行,却勾勒出一幅和谐统一的月夜场景,请找出诗中的意象。“霜风”“明月”“高树”“我”。2.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作用?通过写霜风、月光,创设了一个凄冷的恶劣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孤独。3.“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句诗最能表现诗的主旨,试说说你的感悟。诗人托物言志,以霜风、明月、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面对萧瑟环境,诗人表达了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4.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1)情感表达含蓄深沉。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瑟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某种社会现状。面对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2)形式自由,句式多变。本诗不讲求韵律,但精粹而凝炼;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3)意境的创造,清新质朴,含而不露。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二、赏析《萧红墓畔口占》。1.理解诗题中的“口占”。 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的。 2.赏析诗歌。(1)首句,“走六小时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自己生活在敌占区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2)次句,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放一束红山茶”,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3)第三句“我等待着”,进一步抒写自己等待曙光涌现、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4)末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含蕴的感情最丰富。这里有伤悼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有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不能在革命文坛上创造更多更出色的作品,还有羡慕,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1)语言朴素洗练又明白如话。(2)多重对比的运用。全诗中轻重、动静、生死、人我对比鲜明,结构平衡而协调。 三、布置作业。1.朗读、背诵两首诗。2.预习其余三首诗。【板书设计】月夜萧红墓畔口占【知识拓展】课外阅读沈尹默、戴望舒的其他作品,感受诗人的语言特色。 第2课时【情景导入】导入新课:读诗可以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多样的思考,本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三首小诗,继续享受思考的愉悦。【合作探究】1.作者简介卞之琳(1910-2000),现代诗人、翻译家。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现代诗人。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旗下高歌》《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诗选》等。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阅读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断章》,概括诗中描写的画面。白日游人观景、月光如洗的夜晚。 2.朗读诗歌《风雨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 3.朗读诗歌《统一》,理解诗歌题目的含义。“统一”在诗中的意思就是“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境界及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合作探究】一、赏析《断章》。1.找出诗中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2.赏析第一节。找出本节中的两个地点,并说说这两个看似不相关联的地点是如何发生联系的。“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你”站在桥上欣赏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变成了“看风景人”的欣赏对象,当“你”欣赏风景时,“你”自己却不知不觉中被他人观看。这两幅画因“看风景”而构成一个立体空间。3.赏析第二节。作者是怎样将“梦”与“窗子”联系起来的?“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4.这首小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断章》通过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进行主客位置的调换,在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下,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二、赏析《风雨吟》。1.这首诗营造了哪些意象?“风”“雨”“海”“舟”。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风”“雨”是生活中重大变故的象征。“大地”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征。风雨中的“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大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大地的海”象征着难以预料的世事。3.诗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主旨句:“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风雨,勇于拼搏的斗志。三、赏析《统一》。1.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作者说“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意思是说所有的叶、花都有其共性,从审美的眼光去看,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具有统一美。2.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旨?这首诗是作者在国家政治局势动荡时写的,可以理解为作者追求国家政权统一的执政理念,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个性与共性美的哲理思辨。【板书设计】断章 (世间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风雨吟统一个性:叶、花繁多共性:并无差异【知识拓展】课外阅读顾城的三首诗《一代人》《远和近》《小巷》,并写鉴赏性小短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小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断章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课文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月夜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