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教案+练习)
- 5.2《一棵小桃树》(3)(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 5.3《外国诗二首》(1)(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第20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第2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5.4《古代诗歌五首》(1)(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未选择的路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未选择的路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外国诗二首》2-2PPT课件pptx、《外国诗二首》2-1教案docx、《外国诗二首》2-3学习任务单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朗读诗歌,设计表格,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提示:可以从诗歌主题、抒情方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
自学任务一:朗读诗歌,比较异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相同:1.形式相同 2.同属哲理诗
托物言志,就是把主观的抽象之“志”,寄托于某一客观的具体之“物”中来表达。
结合阅读提示,思考诗人是如何借助具体形象来阐释哲理的。
自学任务二:类比联想,感受形象美
“树林”“路”“荒草”“落叶”“脚印”
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相互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艾青《诗论》)简而言之,象征手法,是指借用某一景物或形象的某些特征,来表现另一事物或形象的艺术手法。
类比联想,就是寻找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由此物想到彼物。
发挥想象,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解读“树林”“荒草”“脚印” 象征的内容。
自学任务三:赏景品情,感受意境美
1.画面想象展开想象,描绘这首诗,或者诗中的某一节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捕捉情感词语:“可惜”“恐怕”“叹息”句子:“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自学任务四:联系现实,领会哲理美
阅读链接材料,谈一谈你对“人生选择”有何新的感悟。
链接材料1: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少年时随母亲从美国迁居新英格兰地区。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在诗人38岁时,他辞掉了赖以生存的教师职业,卖掉了祖父传下来的农场,放弃了在美国的安稳生活,与妻子去伦敦的一个乡村茅屋居住,专心从事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穷就穷吧,写诗吧。”
链接材料2: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邓稼先》
链接材料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链接材料1:诗人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召唤,为自己的理想出走。
链接材料2:为了中华民族崛起,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义无反顾的选择。
链接材料3:奔赴战场,深明大义。
你是否也面临过人生的选择?
类比联想,感受形象美赏景品情,感受意境美联系现实,领会哲理美
学习小结:托物言志类诗歌阅读方法
自读弗罗斯特的诗《雪夜林边逗留》,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圈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展开想象,描绘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学习任务二:对比《未选择的路》,思考这两首诗在意象选择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我知道谁是这林子的主人,尽管他的屋子远在村中;他也看不见我在此逗留,凝视这积满白雪的树林。
我的小马想必感到奇怪:为何停在树林和冰封的湖边,附近既看不到一间农舍,又在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
它轻轻地摇了一下佩铃,探询是否出了什么差错。林中毫无回响一片寂静,只有微风习习雪花飘落。
这树林多么可爱、幽深,但我必须履行我的诺言,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走啊,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赶。
学习任务一:圈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展开想象,描绘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在一个漫天飞雪的夜晚,一位诗人骑着心爱的小马,来到郊区林边,无意中被白雪皑皑的美景深深吸引。但是身边小马摇铃的声音唤醒了沉醉在归途美景中的诗人,于是他只能从遐想中回到现实,想到自己被承诺的许多事情缠身,还得快马加鞭继续赶路。
《雪夜林边逗留》最后一节蕴含着怎样的哲思?
“树林”:美好的事物或体验。“路”:任务、责任。
“凝视”“停留”“可爱”
“凝视”“停留”“可爱”“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走啊,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赶。”
《雪夜林边逗留》最后一节蕴含着怎样的哲思?眼前的诱惑虽然使人短暂地停留,但勇往直前,完成使命,才是人生的正确态度。
学习任务二:对比《未选择的路》,思考这两首诗在意象选择和主题上有何异同。两首诗都选取“树林”和“路”作为意象,但却有不同的象征含义。两首诗歌都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未选择的路》阐发的是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而《雪夜林边逗留》则更侧重“我”最终的选择。
如果要将这两首诗赠与他人,你会送给谁呢?
2020年3月24日傍晚,俄罗斯自派一架军事运输机前往杭州萧山机场,来运输中方捐赠的医疗物资。在物资包装箱上用中俄双语写着:“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未选择的路,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多年后的回顾,谢谢聆听欢迎指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未选择的路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品读诵读,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一品读,比较发现,一品读发现,二诵读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未选择的路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整体感知,细读感悟,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写法探究,象征手法的运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