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5)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5)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5)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5)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5),共8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冲刺试卷年级语文【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考点】看拼音写词语1读拼音,写词语。  tái  xiǎn       cǎo  pínɡ        ɡān  zhe          zēng jiā                         mén  fènɡ      zuǐ chún        lóu tī                                          二、【考点】字音辨析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qiònɡ    冕(ɡuān          zhě   B室(dǒu      báo     染(xuān   jīn   C然(huǎnɡ                浆(qiónɡ   D育(yùn      回(      suō     zhuǎn三、【考点】字形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瀑布   甘庶   增加   尽量    B谚语   伸缩   瓦蓝   讲坐  C酱油   逗引   嘴唇   楼梯    D斗蓬   预报   喧闹   衣柜四、【考点】字义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生:①生育,出生;  ②生长; ③生存,活(跟死相对)④具有生命力的,活的;  ⑤产生,发生;  ⑥学习的人,学生。      根发芽      惹是      取义    五、【考点】词形词义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语。        八  张                                                      (1)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2)我还会写其他带数字的成语:     )(     (3)我还能填:                    六、【考点】词汇运用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回忆    回味   乐趣   有趣家乡的小吃让他    无穷,在这熟悉的味道中,他        的童年生活中那无限的    七、【考点】修辞排序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B.移舟//烟渚,日暮/客愁/新。C.明月//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八、【考点】关联衔接1给句子填写合适的关联词。(1)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2)我穿着雨衣,     想,     在屋里走来走去。(3)     手在雨衣里缩着     什么也干不了。(4)     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     没有雨可下了。(5)     穿着雨衣     不希望雨停下来。九、【考点】句式转换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①写出这句话中表示生物夏天长得快的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面这句话和上面的话相比,哪一句更好?为什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很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①这三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天是________的季节。②请你结合下面的语境,写一写。小草绿,柳条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园是一天一天地变成熟。(3)A.六月六,看谷秀。   B.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①这两句属于________谚语。(气象  农业  卫生)②下列谚语与上述谚语是同一类的是(   )。A.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B.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C.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D.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十、【考点】日积月累1关于倡议书的写法,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要写明倡议的主要观点,让读者一看便知。  B称呼应该根据倡议的对象来写,可以写在标题下一行的顶格处,也可以直接写在正文中。  C倡议书正文的末尾还可以写一些鼓动性的、呼吁性的语言,以增强倡议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D与书信不同,倡议书不需要署名和日期。十一、【考点】课文综合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围绕这句话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成长中的学生作为例子,表现了夏日的_______________(2)《盼》一文围绕“盼”这一中心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内容。(填合适的小标题)十二、【考点】片段赏析1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浪淘沙(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补全《浪淘沙》。(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①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     ②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③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十三、【考点】课外阅读1阅读。保护眼睛的忠实“卫士”①一支登山队在雪山上艰难地攀登着,他们不时停下来休息片刻,环视那白雪皑皑的山峰和闪烁着寒光的绝壁。这一片千里冰封的白色世界是相当动人的。但人们都知道,这样的景色绝不可以尽情地欣赏,如果你想睁大眼睛饱览一下这银装素裹的美景,那皑皑的雪就会刺得你睁不开眼。时间久了,刺目的寒光不仅会使你头晕目眩,还会使你终身双目失明,这就是所谓的雪盲。②你一定以为,造成头晕目眩的原因是雪地上的反光太强了,这样回答,并不完全对,强烈的反光固然刺目,但仔细分析起来,并不是所有波长的光都能引起刺目的效果。造成雪盲的罪魁祸首在于紫外线和白光中的一种绿光,它的波长为5500埃。紫外线可以伤害人的眼睛,强烈的绿光对眼睛的伤害力也很大,如果用几种同样强度但颜色不同的光去照人的眼睛,你会感觉绿光比其他波长的光(如黄光、红光、紫光)要亮得多。③人们利用蒸镀的方法,使眼镜片覆盖一层薄薄的氯化镁薄膜,适当地掌握这个薄厚度,使紫外线和绿光在薄膜的两个反射面上反射以后,均产生干涉加强。因此,绿光和紫外线在反光中的比例加大,自然透过镜片的比例就减少了,进入眼睛的光线就弱多了。④为了同时使两种不同波长的光都得到反射加强,人们常常把两种不同的材料交替蒸镀在镜片上,制成多层干涉薄膜。薄膜的厚度、所选择的材料要根据反射加强的波长而定,就是多层干涉滤光片,它比单层滤光片的效果更好,⑤登山运动员眼镜片上的这层薄薄的干涉滤光膜就像一对忠实的门卫,它们防守大门,把伤害眼睛的光拒之于门外,使眼睛能够长时间正常地工作。1阅读第①自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雪盲”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地处高原的雪山上,紫外线和绿光都很强烈,它们对人眼有很大的危害。用什么办法削弱它们呢?”这是原文中的一段话,把它放在第______然段和第______自然段之间最好。3下面表述和原文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造成雪盲的罪魁祸首是紫外线。B如果用几种同样强度但颜色不同的光去照人的眼睛,会感觉黄光比绿光要暗得多。C多层干涉滤光片与单层滤光片的效果相差无几。D干涉滤光膜就像一对忠实的门卫,能把光拒之于门外,使眼睛能够长时间正常地工作。4下面表述和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人们在雪地上头晕目眩是因为雪地反光强烈。B在镜片上覆盖氯化镁薄膜,绿光和紫外线在反光中的比例就会加大,从而可以减弱进人眼睛的光线。C将两种不同材料交替蒸镀在镜片上,可以使两种不同波长的光都得到反射加强。D登山运动员眼镜片上的薄膜厚度以及所选材料要根据反射加强的波长而定。5“人们常常把两种不同的材料交替蒸镀在镜片上,制成多层干涉薄膜。”句中的“常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四、【考点】习作表达1小练笔。(选做)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位战士。前面对人物群体的描写是“面”,后面对马宝玉、葛振林等人物的描写是一个个的“点”,我们把这样描写人物群体的方法称为“点面结合”。请你运用这种写法,自选下面的一个情境,写一段话。①元旦联欢晚会       ②拔河比赛      ③图书义卖活动
    (参考答案)一、【考点】看拼音写词语1苔藓 草坪 甘蔗 增加 门缝 嘴唇 楼梯 瀑布   二、【考点】字音辨析1C三、【考点】字形1C四、【考点】字义1                五、【考点】词形词义1                                                张灯结彩    五光十色    九牛一毛                    六、【考点】词汇运用1回味    回忆    有趣    乐趣    七、【考点】修辞排序1A八、【考点】关联衔接1虽然    但是    一边    一边    因为    所以    要是        宁可        九、【考点】句式转换11)飞快、跳跃、活生生、看得见;原句好。因为原句用了几个形容词来形容“长”,“飞快”“跳跃”“活生生”“看得见”这几个形容词能生动形象地写出长的速度快。2)排比;生长;河边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得富有生机;苹果长;橘子长3)农业;C   十、【考点】日积月累1D十一、【考点】课文综合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机与活力    喜获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    想穿新雨衣    穿上新雨衣    十二、【考点】片段赏析11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2 牛郎    织女    3      ×        4B十三、【考点】课外阅读11皑皑的白雪会发出刺目的寒光,会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时间久了,会造成头晕目眩,甚至双目失明。2         3B4A5不能去掉。“常常”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镜片都需要制成多层干涉薄膜,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十四、【考点】习作表达1“嘟”,哨声响了,大家身体一齐向后仰,一个个涨红了脸。同学们的手像一把把大钳子,紧紧地抓住绳子不放。此时的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脚一步一步吃力地向后退。可谁知六(6)班女生的劲儿也很大,两边这样一拉,我好像要飘起来一样。再向右看看,只见张敏把眼瞪得圆圆的,咬着牙,汗从头发上“跳”下来。哎哟!麻绳上有一根刺扎进了我的手,我把手换了一下,右手在前,谁知一换手,同学们的手就把绳占满了,我的另一只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儿好了。 

    相关试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5(附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5(附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5):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5),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5):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5),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