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1 第5章 5.1《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576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1 第5章 5.1《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576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D.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0解析:物体的速度变化,即运动状态改变,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必受力的作用,速度不变,则所受合力为0,A、D正确;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不断增大,但运动状态不变,该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B、C错误。答案:AD2.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尽管是理想实验,但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反映了自然规律,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3.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运动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B.物体受的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则惯性越大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D对;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受力大小、体积大小等因素无关,A、B、C错。答案:D4.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解析: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够运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表面现象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再加上他当时在学术界的权威性,因而这个观点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得出了正确结论,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本题选项A、B、C都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选D。答案:D5.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解析: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可以提高车速,但功率的大小与惯性无关。只要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故A错;惯性与运动时间无关,故B错;摘下或加挂车厢,会使列车的质量增大或减小,惯性发生变化,故C对;摩托车转弯时,身体稍微向里倾斜是改变其受力情况,惯性与力无关,故D错。答案:C6. 如图1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图1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向前运动,说明列车减速行驶,小球向北运动,则表明列车向南转弯。答案:A7.如图2所示,一个劈形物体N,放在固定的斜面M上。物体N上表面水平,其上放一光滑小球m。若劈形物体各面均光滑,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图2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在水平方向运动状态不变,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故B选项正确。答案:B8.如图3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转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可能是(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图3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当汽车匀速运动时,摆锤与转轴相对静止,摆锤不会摆动,选项C、D错误;当汽车向右行驶,突然刹车时,转轴随汽车一起减速,由于惯性,摆锤以原速度向前运动,故会出现题图所示的情景,选项A正确;同理,当汽车向左行驶,突然刹车时,摆锤将会向左摆动,选项B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如图4所示,高为h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厢顶部A点有油滴滴落在车厢地板上,车厢地板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问油滴落在地板上O点的哪一侧?此落点离O点的距离为多少? 图4解析:油滴未滴落时具有与车厢相同的初速度,油滴落下时相对于车厢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落地时间为t=,运动的距离为s=at2,则油滴落在O点右方,与O点距离为s=。答案:右 10.有两个瓶子,内盛水,一个铁球、一个与铁球体积相同的泡沫塑料球、两根细绳。将铁球和塑料球系好,铁球在水中下沉,瓶正放(如图5甲所示),泡沫塑料球在水中上浮,瓶倒放(如图5乙所示)。当瓶突然向前运动时,观察比较小球的运动状态。请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 图5解析:现象:小铁球的运动相对瓶是向后的,而泡沫塑料球相对瓶是向前运动的,如图所示。原因:由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铁球质量大于同体积水的质量,更大于同体积塑料球的质量,所以铁球惯性大于同体积水的惯性,更大于塑料球的惯性,当瓶突然向前运动时,铁球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大于同体积水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同体积的水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大于塑料球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因此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答案:见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非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