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581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581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581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分值:120 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 分)古诗文默写。(8 分) ① ,林寒涧肃。 (郦道元《三峡》) ②遥看是君家, 。 (《十五从军行》)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⑥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⑦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⑧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请按照所给句子的格式与内容再仿写一句话。(2 分)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缕清香;假如生命是一阵清风,我愿为夏天献上一点凉爽; 。综合实践活动(9 分) 材料一【南京停课“躲”雾霾】进入 12 月份,全国 25 个省份陆续出现雾霾天气,南京也遭受了重度污染:能见度极低,建筑物都隐 nì( )在一片灰蒙蒙之中。室外待一段时间,人就会感到头晕目眩( ),呼吸困难。12 月 5 日,南京市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红色响应,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直到 12 月 9 日,天空才重新恢复澄( )澈的笑容。材料二 【雾、霾不是“亲兄弟”】雾霾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2.5 和 PM10,这些污染物会对人心脏、呼吸系统产生伤害。雾与霾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 luán( )生兄弟。 一般来讲,水分含量达到 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的叫霾。80%~90%之间 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同时,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 千米以内,是雾;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才是霾。此外,雾的颜色是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通常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含有大量损害健康的污染物。【1】请给“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隐 nì( ) 头晕目眩( ) 澄( )澈 luán( )生 【2】“材料二”中的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该这样修改:-(1 分)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雾”和“霾”的区别。(4 分) 区别:①相对湿度不同;② ;③ 名著阅读(4 分) (1) 《小王子》是 国作家 的作品。(2 分) (2) 《小王子》中,作者借土耳其科学家论证小行星 B612 的曲折历程,讽刺了什么现象?(2 分) 5.口语交际(3 分)今天晚上全家要去机场送舅舅出国,而碰巧你的朋友邀请你去剧院听钢琴演奏,你应 该怎么礼貌婉转地拒绝他的邀请呢?二、阅读理解(44 分)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18 分) (1)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 麻木,不能动弹。(2)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 “晚饭做好了。”(3)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4)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5)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6)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7)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8)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 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9)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 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
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请你用 15 个字左右概括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3 分) 文中写到“我”的两次哭泣,请分析两次哭泣的原因。(4 分) 第一次哭泣: 第二次哭泣: 从上文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表现“我”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 结合(9)段,谈谈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的理解。(3 分) 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4 分) (二)秋天的怀念(12 分) 史铁生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 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 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 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妥好好儿活11.第③段中“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 由。(4 分) 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 全文概括归纳。(4 分)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4 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课文《论语》十二章节选部分,回答问题。(14 分)《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给加点字注音。(2 分)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 思而不学则殆. 殆( )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 (4)不逾矩. 矩( )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段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4 分)我选择第 则。 启迪: 三、写作。(45 分)
作文。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感动和喜悦,也会有许多烦心事。其实,这些烦恼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请以“成长中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突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相信诚实的你不会抄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不少于 600 字。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8 分)①每至晴初霜旦②松柏冢累累③随风直到夜郎西④独怆然而涕下⑤千里共婵娟 ⑥折戟沉沙铁未销 ⑦今夜月明人尽望⑧匹夫不可夺志也2.(2 分)示例:假如生命是一缕阳光,我愿为秋天献上一丝温暖。 3.(9 分)【1】匿 【2】删去……(或删去省略号),答删去“等”也可。(1 分) 【3】②(水平)能见度不同;③颜色不同。(一点 2 分,两点共 4 分。) 4.(4 分)(1)法 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2 分)(2) 作者借此揭露社会上“以貌取人…‘以权势取人”的无知,讽刺了某些人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 态度,对事物的评价带有先人为主的偏见与狭隘的民族情绪。(大意对即可)(2 分)5.(3 分)提示:婉转拒绝主要采用迂回式,即先肯定后否定。 示例:谢谢你的邀请,我最喜欢钢琴曲了,可是我的舅舅今天出国,可能好几年才能回来,我们全家今晚去机场去送他。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好吗?6.(3 分)“我”(1 分)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1 分)爬下悬崖(1 分)。(字数酌情扣分) 7.(4 分)第一次哭泣:因为胆小恐惧而落泪;(2 分)第二次哭泣:激动、兴奋的落泪(2 分) 8.(4 分)恐惧(害怕)——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 9.(3 分)作者从一件往事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1分)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一步步走下去(1 分),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1 分)。10.(4 分)示例:他的沉着冷静最值得赞赏(2 分),因为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 引导儿子成功迈出第一步,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完全成功。(2 分)(或他的教子方法值得赞赏。言之成理即可。)
11.(4 分)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 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2.(4 分)人到中年,儿子却双腿瘫痪。(2 分);自己重病,还要照顾我的生活和情绪。(2分)。 13.(4 分)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阅读三
15.(4 分)(1)迷惑 (2)恼怒 (3)诚实 (4)规矩 16.(4 分)(1)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收获,凭此可以做老师了, 17.(4 分)略18.(45 分)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默写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阅读与赏析,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4),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