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郴州市第五完全中学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再别康桥》(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郴州市第五完全中学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再别康桥》(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共1页。
    1、课型——配乐朗诵鉴赏式
    2、学情:学生对现代诗歌接触不多,着重通过朗诵手段,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把握诗歌情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教材:《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作者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寻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热爱。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用第二种说法。
    4、目标: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三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来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教法:诵读鉴赏法、探究法
    6、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
    1、走近诗人。
    学生自行上网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有条件可以先看央视诗歌散文大赛展播片段。查找些写离别的诗作。
    2、创设情景。
    播放电视剧片段和央视诗歌散文大赛《再别康桥》章,展示作者头像,让学生陈述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感知其代表作的风格。
    【探究】
    (一) 教学板块一:诵读入境(初读原文,整体感知) 。
    1、教师范读。放《神秘园》乐曲,教师饱含感情地朗诵,充分营造欣赏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2、学生自由朗诵。初步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节奏、重音。
    3、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 教学板块二:想景悟情(播放音乐,充分发挥学生联想与想象,理解与吟诵双向并进)。
    1、播放康桥风光片,请学生带着听乐感受再次小声读诗,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
    2、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选择典型的景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吗?
    学生讨论、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自然景物。
    3、诗是精当含蓄的艺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四项事物上,应该通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事,他又能想到什么。
     ①以四人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想象与联想,描绘出康河的美丽景色。教师多点拨、启发、鼓励。没有统一答案,鼓励创新。
    ②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诵读,体悟诗人流露的情感。
    诵读提示:(着重点析1、5、6、7这四节,其它内容相似留白让学生自行揣摩)。
    第一节:“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读出诗人依恋、感伤之情。
    第五节:诗人情感达到了高潮,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豪情;突出个别动词(寻、撑、载、放),节奏加快。
    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第七节: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
    ③总结诗人情感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三) 教学板块三:赏文品美(进一步通过诵读感受“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1、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2、通过以上的朗读、想景悟情,同学们认识到了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请同学们欣赏诗歌之美。生讨论,师点评。
    其一美在形式,即建筑美: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其二美在语言,即音乐美: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
    其三美在意境,即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
    (四) 教学板块四:探异求新。
    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1、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如: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 营造的气氛轻松。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送李端》卢纶)
    3、意象的选择新颖。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拓展】
    找徐志摩另外一首诗《偶然》进行自我朗诵鉴赏。
    【实践】
    1、找些散文进行比较阅读,说说散文与诗歌在写法和读法上的不同(层次较高的同学做)。
    2、多读好诗,可试着配乐朗诵(其他学生完成)。
    教后记:
    教学组织形式一改传统的教学形式,采用“板块式思路”来安排教学,本文用了四个主要步骤,即诵读入境、想景悟情、赏文品美、探异求新。指导学生抓住意象,创设情境,进行联想和想象,整个教学设计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唤起他们读诗的兴趣,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其入境;然后穿插读诗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以此培养其审美趣味。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只起导演和引路人的作用。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3 *囚绿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3 *囚绿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绿色图片导入,作者,生根据问题进行文本探究,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8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课时,布置预习,六两段,疏通文字,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