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 –北京教案设计
展开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 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的发展变迁、著名的名胜古迹,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阅读各种地图、图片和录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 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过程与方法
- 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
-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高屋建瓴地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
- 通过学生讨论、辩论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运用地理语言的能力,并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 通过学生对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的思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辩证对待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难点
- 对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
- 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材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的省级区域。基于学生对北京已有的一部分认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让学生自学读图、探究、谈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强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本节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地图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激励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等教学方法,利用资料掌握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会用举例的方法,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时结合已有的各种地图等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北京的相关知识,掌握分析一个城市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播放2018年元旦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请全体师生起立向国旗敬礼!(学生用pad自己观看) | 激起民族自豪感。本节材料已经存储在pad里,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观看进度。 |
学生发言 | 这是天安门广场,我的愿望就是去北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再看看人民大会堂。(展示100元人民币北京图片:人民大会堂) | 引导学生分析北京的城市职能 |
学生发言 | 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都在北京,这是因为北京,简称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她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
|
教师总结 |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是政治中心的象征。 |
|
板书 | 祖国的首都——北京 政治 中心 |
|
视频展示 | 播放视频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宣传片。 (学生用pad自己观看) | 引导学生认识到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
板书 | 文化和国际交往 |
|
学生发言 | 为大家介绍北京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势气候河流等概况: 大致位于(40°N,116°E) 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温带季风气候 永定河、潮白河等
| 预留前置作业由学生介绍北京的概况。 |
教师提问 | 阅读6.44北京古今城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 阅读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 |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分组探究 | 分AB两组分别探讨两个问题,请小组总结发言得出结论 | |
A组 | 北京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三面环山,是古代北京的自然防御屏障。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如山海关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北京城位于永定河的冲积扇上。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北京附近的河流大多由北向南,或者由西向东流,向南通过京杭运河与我国南方地区沟通。 |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教师补充 | 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可以称得上是风水宝地。 |
|
B组 | 正因为北京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北京古城轮廓上基本呈长方形,现在见到的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这种“凸”字轴线性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教师补充 |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这说明北京由于自身的位置优势,始终是一个对外联系、对外发展的窗口。 |
|
教师补充 | 不论哪个时期的北京城,城址的变迁都和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没有河流也要想方设法修建人工运河,旧城周围都有护城河,主要功能是防卫,同时还可以提供水源,我国著名的京杭运河修建的主要目的是运输,沟通南北交通。 古代河流的功能:供水、防卫和运输。(板书) | 帮助学生理清自然要素中的水源和地形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播放视频 | 观看北京风光宣传片,同时分为两组A组负责寻找老北京的符号B组代表新北京的符号。 |
|
A组 | 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经历了3000年的风风雨雨,800年的朝代更替,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其中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板书)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历史内涵丰富和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瑰宝,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
教师补充 | 宣传片里出现了很多名胜古迹,请两组同学都想想还有什么符号能代表老北京? |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
B组 | 其实北京拥有辉煌的过去,但是我们更要关注现在,展望未来,我们组从宣传片中找到的新北京的符号有:中关村、王府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大剧院、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水立方等等。 |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
教师总结 | 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路。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北京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 补充北京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的城市职能。 |
引申思考抛出问题 | 北京既具有现代风貌,又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目前还存在很多的城市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 | 引发学生思考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培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发言 | 城市病: 交通拥堵 住房困难 环境污染 (适当插入首钢搬迁的内容) |
|
探究 | 旧城改造过程中,四合院越来越少,胡同逐渐消失。我们过去拆掉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的特色。我们要合理改造四合院和胡同,要保护好我们的物质文明。 | 通过学生对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的思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辩证对待问题的意识。 |
教师总结 | 要真正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要具有宜人的环境,源远流长的文化,承载历史的物质文明,良好的市民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向往的地方。 |
|
板书设计
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40°N,116°E)
西北高,东南低
保护老北京,建设新北京
(“首钢”搬迁)
祖国的首都
北京
古代河流功能:供水、防卫、运输
世界遗产名录:故宫、长城
中关村“硅谷”
鸟巢 水立方
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 –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 –北京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 –北京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 –北京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