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5)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基础题(24 分)
-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 分)( )
- 诱惑(yòu) 凝视(nínɡ ) 嶙峋(xún) 目眩(xuàn)
- 茁壮(zhuó) 伫立(zhù) 虬龙(qiú) 撤销(chè)
- 猝然(zǔ) 论语(lún) 湛蓝(zhàn) 唱和(hè)
- 竦峙(sǒnɡ) 骸骨(hái) 峰峦(luán) 静谧(m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 分)( )
A. 踉跄 哞哞 澄澈 女娲 B.缥缈 炫耀 赏赐 陛下C.笑柄 敖然 宽恕 憔悴 D.海域 喧嚣 喑哑 狩猎
3 下面一段空白处,应该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2 分)(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4.根据要求默写。(6 分)
(1) 十则《<论语>》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 。谈学习态度的句子 。
(2) 海日生残夜, 。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抒写友情的诗句: 。(5)借月抒怀的诗句: 。5、综合性学习。(共 3 分)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
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校园”的主题活动。(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1 分)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2 分)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
活动方式:
- 名著导读(3 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选文选自 寓意是 .。7.诗词赏析(3 分)选出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他广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C.全诗首尾遥相呼应, 表面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D.全诗呈总分结构。写景虚实结合,前八句为实写,后四句为虚写。 二、阅读理解(46 分)
- 【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出自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将文章标题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 分)
- 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为”字的意思。(2 分)
⑴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⑵此何遽不为福乎
- 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下边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近的字。(2 分)
⑴方出神 ⑵人皆贺之
- 请用逗号标出【乙】文划线句子中的两处停顿,使之读起来更加顺畅。(2 分) 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 把下面【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甲】文中“庞然大物”指的是什么?(2 分)
- 根据上下文,将【乙】文横线上空缺的句子补写出来。(2 分)
- 【甲】文在“趣”字上做文章,讲究物外之趣;【乙】文则借故事讲道理,它告诉我们 。(2 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5-21 题。(18 分)
风筝
①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②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 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③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
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④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⑤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棗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 “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 分)
- 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 分)
- 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分)
- 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3 分)
- “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3 分)
- 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 分)
- 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 50 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3 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21-25 题。(12 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 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 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
——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 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 分)
- 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 分)
- 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 分)
- 故时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3 分)
26.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3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235),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35),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诗歌赏析及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35),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