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年高一语文综合练习:2.5《荆轲刺秦王》(新人教版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年高一语文综合练习:2.5《荆轲刺秦王》(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年高一语文综合练习:2.5《荆轲刺秦王》(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
    年高一语文综合练习:2.5《荆轲刺秦王》(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第二单元5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第二单元5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荆轲刺秦王》综合练习(共150分 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   B.踞(jū) 忤(wǔ) 叱(chì)  C. 箕(jī) 揕(chèn)袒(tǎn)   D.拊 (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  2.下列各组同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疲惫 禀告 庐墓 郁结 颠来倒去   B.上溯 别致 罪蘖 意蕴 奥尔柯玛   C.睿智 祈祷 端祥 阑珊 芸芸众生   D.真挚 优患 温厚 慈悲 田园荒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女排教练陈忠和虽因当年让球事件而备受争议,事实证明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是毋庸_____________的。   ②对一个事物,我们不应该孤立地去看它,而应该探人了解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联系。   ③运用市场机制,我们__________指望行政机关的仁慈,仅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劳务公司也会积极地为外来民工追讨工资   A.质疑 互相 不妨   B.质疑 相互 不妨   C.置疑 相互 不必     D. 置疑 互相 不必  4.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B.在这次会上,他们摆出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对方那些所谓“意见”无稽之谈   C.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D.这个装修公司的施工队确实不一般,无论什么样的房屋,经他们一装修,都能蓬荜生辉  5.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外国经典诗歌不容易翻译得好,他要求翻译人员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B.有人认为,近两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试题仍是沿袭了以往的给材料作文形式,其实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   C.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所决定的。   D.今年我省高等院校招收的自费生,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戴颙字仲若,谯郡铚人也。父逵,兄勃,并隐遁有高名。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羸患。父善琴书,颙并传之,凡诸音律,皆能挥手。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父没,所传之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勃五部,颙十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   桐庐县又多名山,兄弟复共游之,因留居止。勃疾患,医药不给,颙谓勃曰:“颙随兄得闲,非有心于默语,兄今疾笃,无可营疗,颙当干禄以自济耳。”乃求海虞令,事垂行而勃卒,乃止。桐庐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吴下。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乃述庄周大旨,著《逍遥论》,注《礼记·中庸》篇。三吴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往,不为矫介,众论以此多之。   高祖命为太尉行参军,琅琊王司马属,并不就。东宫初建,又征太子中庶子;十五年,征散骑常侍,并不就。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孔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颙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太祖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宴戴公山也。”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颙合《何尝》、《白鹤》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   自汉世始有佛像,形制未工,逵特善其事,颙亦参焉。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颙看之。颙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既错减臂胛,瘦患即除,无不叹服焉。   十八年,卒,时年六十四。无子,景阳山成,颙已亡矣,上叹曰:“恨不得使戴颙观之。”   【注】①正声伎:正声乐队;伎,古代从事乐舞的人。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颙年十六,遭父 忧:忧虑   B. 颙当禄以自济耳 干:谋求   C. 众论以此之 多:赞赏   D. 形制未 工:精美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诸音律,(颙)皆能挥手   B. (颙)乃出居吴下    C. (颙)长给正声伎一部   D. (众人)无不叹服焉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戴颙“艺术才能”卓越的一组是   ①凡诸音律,皆能挥手 ②乃述庄周大旨   ③众论以此多之 ④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   ⑤其三调……皆与世异 ⑥无不叹服焉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戴颙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在音乐雕塑等方面具备卓越才能。   B. 戴颙淡泊名利,热衷隐居生活,他远离达官贵人,一生不愿为官。   C. 戴颙与长史孔邵是儿女亲家,于是他把孔邵接来一起住在黄鹄山。   D. 戴颙敢于创新,才艺超人,在当时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第II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三吴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往   (2)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颙看之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7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下列对这首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堤上”一句说堤岸上踏青赏春的人追随着河中画船在行走。   B. “拍堤春水四垂天”,意为拍打堤岸的春水使天空显得低沉。   C. “六幺”,即《琵琶行》“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六幺”,是有名的曲调。   D. “催拍”,“拍”是歌曲的节拍,“催拍”写出了画船急管繁弦的热闹景象。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堤上游人逐画船”的“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B. 上片三句诗,四个动词——逐、拍、垂、出,笔触一点,顿使画面生动,形象呼之欲出。   C. 上片真切地描写出了一幅春光旖旎的图画,游人画船、天光水色等无不给人一种清新迷人的美感。   D. 下片重在抒情,写作者同友人在画船中酩酊大醉的情景,末句还表现出诗人及时行乐的悲观情调。   (3)一些名家(如王国维等)都说“绿杨楼外出秋千”的“出”字尤工极精。请品一品,想一想,说说这个“出”字有哪些妙处。(3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__,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__________,翠峰如簇。__________,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三位专家针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赤子之心说”的谈话,完成14—17题。   甲:静安(王国维字静安)的“赤子之心说”,实隐伏着某种跟封建思想桎梏相对立的个性“自由”、艺术“自由”的要求。这跟儒、道、禅三家的“赤子”内容比,毕竟有其自己的时代特色。在辛亥东渡日本以前,静安的取自西方的个性解放、艺术独立等思想,跟他固有的封建伦理观念,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曾大声疾呼:“今日之时代已入研究自由之时代,而非教权专制之时代。”可见,静安“赤子之心说”,颇受“西学”的浸染,他跟诗人及其创作挣脱封建束缚而获得的某种“独立”和“自由”,断断不能分开。   乙:李后主写出那种思想落后、艺术性较高、境界真切的作品,是与他的阶级地位、政治遭遇和艺术素养分不开的。可是王氏(即王国维,下同)从“赤子之心说”出发,却认为缺乏生活,正是李煜“为词人所长处”,并进而断言: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这就否定了生活对于创作的决定意义。不仅如此,“赤子之心说”还渗透了天才创作论的思想。在《红楼梦评论》中,王氏引用了叔本华的观点:“美之知识断非自经验得知”,“故美者,实可谓天才之特许物也。”在“境界”说中则发展成为: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唯诗人能感知而能写之。   丙:《人间词话》评李后主词,称其“不失赤子之心”是“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又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以为与二人之“胸襟”有关。像这些品评就并不是盲目以人格之价值与作品之价值混为一谈,而只是就作者人格性情之某些特质与其风格之某些特质间的关系来立论的。即以后主之词论,其风格之自然真率的一面,与其为人之纯真便确实有着相通之处。而东坡为人之超旷与稼轩之豪健,与他们此种所表现的“旷”与“豪”的风格,当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这种品评如果用之得当,则往往可以自“诗”与“人”的浑然合一中,直探诗歌中感性之生命的源流与命脉所在,这乃是中国文学批评中极可重视的一种宝贵的传统。 14. 下面对甲的谈话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赤子之心说”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跟儒、道、禅三家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   B. 王国维学贯中西,他既有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又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C. “赤子之心说”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是王国维与封建伦理思想决裂的表现。   D. 王国维固有的封建伦理思想与个性解放思想的矛盾,在辛亥东渡后才得以解决。   15. 下面对乙的谈话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 乙对于王国维认为缺乏生活而有天才的诗人可以写出好作品的观点,持批评态度。   B. “一切境界”至语段结尾,“境界”一词共出现6次,其中3、5两处与其他不同。   C. 诗人阶级地位、政治遭遇和艺术素养,与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是密不可分的。   D. 文中引用叔本华的话,是为证实叔本华的天才创作论思想与王国维观点如出一辙。   16. 根据文意,概括甲的观点。(3分)  17. 阅读丙的谈话,根据文意,填出下列空白处的内容。(3分)   王国维“赤子之心说”的立论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产生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对它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画家齐白石邢琏   现在如果做一次社会调查,中国画家中驰名度最高者,我确信首推齐白石。   他自贫苦农村走出,历近一个世纪,以他顽强的意志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一个平凡的木工成就为著名画家。他从摹古师今起始,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对描绘的物象作不懈地揣度、观察、描绘,为了脱离旧的窠臼,力求衰年变法。他的画做到了平中见奇,把极普通的绘画题材,虾、蟹、虫、鸡画得既逼真又简约,在画纸上呼之欲出,活灵活现。与画上的题字、题诗、印章互相配合,更加妙趣横生,最终创建了他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非绘画大师所不能。1953年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55年得到世界和平金奖。   齐白石名齐璜,字渭清,号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农村,1957年逝世于北京,享年97岁。他一生绘画从未停笔,中间歇十天不画,仅有两次:一次是慈母过世悲伤不能自拔;另一次是身染重病不能自持。他并非少年才俊而是大器晚成,70岁后始名扬海内外。   中国绘画的传统形式是集诗、书、画、印一体,齐白石对这四种艺术形式都很擅长,在他的画上浑然成为整体。一生创作的绘画作品数以万计,篆刻自称“三百石印富翁”,诗作三千余首,书法自成体系。在齐老《往事示儿辈》一诗中这样描述他当年学习的情形:“挂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他在绘画技法上,偏好大写意的画法,尤其注重技法创新。他对明代徐青藤与明末清初的朱雪个(八大山人)以及同时代的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与创新的精神极为尊崇。“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注:吴昌硕字缶庐)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仰慕之情,以至于此。   齐白石的书法得益于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纤碑”。他从中总结:学习何绍基容易有肉无骨,写李北海体容易有骨无肉,学金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纤碑”的苍劲。80岁后老人的书法已达到炉火纯青,任意挥洒,运用自如,其字别有风骨。   齐白石34岁(1896年)才开始学习篆刻。他从清代金陵八家丁龙泓、黄小松印痕的真本照片进行摹刻起步,几年后又学习赵撝叔的篆刻,他从中悟出“老实为正,疏密自然”之理。他有诗描述刻印的艰辛:“石潭旧事等心孩,磨石书堂水亦灾。”并自注:“余学刻印,刻后复磨,磨后又刻。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地。”老人晚年达到以刀代笔自由驰骋。绘画、书法、诗作相得益彰。制印中运用绘画的布局;画中题字与题画诗把画的意境引深,既具书卷气息又增添情趣。   老舍先生引用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请他作画,在造型艺术中表现无形的声音很难,在静止瞬间的画面上交待出十里的距离则更难。经他深思熟虑的构思后,展现出一幅长满青苔的乱石中,有一股山泉直泻,几只蝌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的画面,巧妙形象地表达出那句诗意。此外,原国民党浙沪警备司令宣铁吾生辰,力邀齐白石赴会,以附风雅,要老人对客挥毫。待墨磨纸展后,老人振臂挥就斗大的螃蟹一只,上通“横行到几时”五个大字,续写“铁吾将军”字样后,拂袖而去。这无疑于当众羞辱了那位司令,使他哭笑不得,恼怒不能。   齐白石在花草虫鸟题材内容上也多在开拓。农家蔬菜瓜果、日常生活用品都在他的画中出现,他从构图、用笔、用墨、用色一改文人画的寥落孤寂,吸收民间绘画的优点,他的画达到雅俗共赏,进入寻常百姓家。   著名画家齐白石已辞世近半个世纪了,他在我国绘画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丰碑,但他负载着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民族的精神,人格的力量与文化传统的真挚,将永存于世成为我们后世的楷模。  18. 齐白石创建了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9. 齐白石诗、书、画、印的成就都很高,而取得这些成就的途径、方法或基本经验都有相同之处。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条说明。(5分)   20. 作者选用老舍和宣铁吾先后邀约齐白石作画的两则材料并列叙写,这有什么作用?  (5分)   21. 对文章的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齐白石绘画始于摹古师今,成于博采众长,体现出一种勤于模仿善于借鉴的精神,不仅如此,古稀之年后,他仍勇于进取,力图国家变法革新。   B. 齐白石一生绘画不曾停笔,惟有两次十天未作画,可见其对艺术的追求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这同时也表明他身上还具有中国传统的孝悌美德。   C. “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流露出齐白石在名家面前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绪,是一种自我嘲讽,说自己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成就。   D. “廿七年华始有师”;80岁后书法达炉火纯青的地步;34岁学篆刻,晚年以刀代笔自由地驰骋,无不说明齐白石并非少年才俊,而是大器晚成。   E. 全文结构是,开篇表明确信齐白石为中国画家中驰名度最高者,紧承是总括性人物描述,而后分别叙述学诗、学画、学书、学篆刻的详细情况。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 把下面五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使语段意思连贯。(3分)   ①这似乎是燕南园的入口了,但是许多年来,并没有设一个路牌指出这一点,实在令人奇怪。房屋倒是有号牌,却也难寻找。   ②循规蹈矩呆在门口的,也大多字迹模糊,很不醒目。   ③燕园西门,古色古香,挂着宫灯的那一座,原是燕京大学的正门。当时车辆进出都走这个门,往燕南园住宅区的大路也是从西边来。   ④上一个斜坡,往右一转,可见两个大龟各驮着一块石碑,分伏左右。   ⑤那些牌子的挂处特别,有的颇为浪漫地钉在树上,有的妄想高攀,快上了房顶。   23.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俗语,并按要求解说。(4分)   很多俗语都带有哲理性,揭示出相关的道理。例如“活到老学到老”说明学无止境,人一辈子都要学习。又如“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再如“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这些话,生动地道出了关于读书学习的道理。  24. 平凡的投递员王顺友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请根据他的事迹,撰写一段颁奖词。(5分)   要求:述评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100字。   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作文。(60分)   水活则灵,山活则碧。   有了“活”,万物流转;有了“活”,百节贯通。   以“活”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A   2. C   3. C   4. A   5. B(A“要求”……“能胜任”不当;C“由于”改为“由”;D表意不明)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 A(忧:父或母去世)   7. B(均表目的连词,用来。A连词,于是、就;连词,趁机。C介词,替;动词,出、谋划。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8. C(“长给正声伎一部”主语应是宋太祖)   9. C(这三句,或直接、或间接表现了戴颙的艺术才能。②句是说他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不属于艺术才能;③④句或间接、或直接说他的品行,待人接物的态度)   10. D(A归因过于绝对,良好的家庭教育只是戴颙才能卓越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他后天的勤奋努力和创新实践等;B“他远离达官贵人”有误,他虽然不愿做官,但并不拒绝同达官贵人往来;C主客颠倒,是孔邵把戴颙接来一起住在黄鹄山。)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 (5分)   (1)三吴地区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的名流邀请他一同去野游,(他认为)合适就去(2分,“衣冠”“要”1分,语句通顺1分)   (2)铸成以后,对佛像的面部瘦削感到遗憾,铸造工人不能够修治,于是把戴颙接来察看(3分,“既”“恨”2分,语句通顺1分)   12. (1)(2分)B(非“天空显得低沉”,而是写出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   (2)(2分)D(无“酩酊大醉”,也非“悲观”,而是排遣苦闷)   (3)(3分)“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美景中的人物活动。(1分)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荫里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1分)这样写来,就在“绿杨楼外”优美的景色中,静中显动,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1分)   13. (6分)(1)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4)千里澄江似练 征帆去棹残阳里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4. (3分)B(A“追求”、“截然不同”误,C“打破桎梏”、“决裂”等说法有失分寸;D于文无着)   15. (3分)D(引述内容和论证对象关系颠倒了)   16. (3分)王国维“赤子之心说”有反封建、追求个性和艺术自由的倾向,这是值得肯定的。(关键词:反封建、追求自由、肯定。每个关键词1分)   17. (3分)立论途径:作者人格特质与其作品风格特质间的关系;产生效果:直探诗歌中感性之生命的源流与命脉所在(或:直探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评价:是中国文学批评中极可重视的传统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 (4分)①平中见奇,把普通的题材画得简约,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②题字、题诗、印章相配合,使画妙趣横生;  ③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技巧,没有文人画的寥落孤寂,而有民间画的优点,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4分,答出2点3分,3点4分)   19. (5分)①不畏艰难困苦,持之以恒。(或意志顽强,坚忍不拔)  ②摹古师今,博采众长。  ③善于观察、揣度、比较、总结。  ④勇于衰年变法,敢于开拓创新。(5分,答出3点4分,4点5分)   20. (5分)表现出齐白石对于国家民族有益的人的尊重,精心竭力奉献自己的艺术;对于国家民族有害的权贵的憎恶,并用娴熟的艺术予以有力的斗争。(3分,只答出1点1分)既表现出齐白石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又凸现出齐白石高贵的独立人格。(2分)   21. (4分)B、D(A“成于博采众长”“勤于模仿善于借鉴”等不合原文,“变法”说的应是绘画技法风格等。C“可望而不可及”、“无法达到”不合原文,此并非自我嘲讽,是真诚地佩服。E结构层次及内容分析没有涉及后三段内容,且学诗的情况不是详写)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 (3分)③④①⑤②(有一语序错位,该题不得分)   23. (4分)【示例】①“处处留心皆学问”,说明了生活中知识无处不在,要随时留心学习。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明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用笔记下来才可靠。③“严师出高徒”,说明老师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明只要有毅力,持之以恒,再难的事也能成功。(四空每空1分,如果没有扣住“读书学习的道理”来写,该题不得分)   24. (5分)【示例】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信。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呵,世上最亲邮递员!(做到“述评结合”2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1分;语言通畅,较有文采2分;超过字数,另扣1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60分)   按照200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铚县人。父亲戴逵、哥哥戴勃,都是隐士,有很高的名望。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戴颙悲痛欲绝,因此长年疾病缠身。他的父亲擅长弹琴和书法,戴颙继承了这些技艺。无论哪种乐曲,他都能挥指弹奏。戴颙和他哥哥戴勃都是从父亲那学习的琴艺,父亲去世后,他们不忍心再弹奏父亲生前传给他们的琴曲(以免引起更大的悲痛),兄弟二人独立创作新曲,戴勃写了五部,戴颙写了十五部。戴颙还谱写了一部大型乐曲,都在世上流传。   桐庐县内又有很多名山大川,戴勃和戴颙兄弟俩一起去游玩,于是居住在那里。戴勃得了病,又缺医少药,戴颙对戴勃说:“我跟随哥哥闲居,并不想就这样默默无闻。哥哥现在病得这样厉害,又没办法治疗,我应当出去谋求俸禄来解脱暂时的困难。”于是请求任海虞县令,眼看事情快要成功了,但戴勃却死去了,戴颙做官的事情也就自然搁置下来。桐庐县地理位置很偏远,不利于养病,戴颙于是离开这里,到吴县去居住,吴县的读书人合力为他建造房屋,聚石成山,引水成流,载植树木,开挖沟渠,不久,林木便生长得郁郁葱葱,风景简直像自然形成的一样。于是,戴颙研究庄子的思想,并著书立说,写出了《逍遥论》,又注释了《礼记》的《中庸》篇。三吴地区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的名流邀请他去野游,他认为合适就去,绝不虚情假意、矜持自高,大家都很赞赏他这一点。   宋高祖任命他为太尉行参军、琅琊王司马,他都不就任。立太子之初,又征召戴颙为太子中庶子;元嘉十五年又征召他为散骑常侍,戴颙也都不就任。   衡阳王刘义季镇守京口,长史张邵和戴颙结为亲家,张邵把他接来,住在黄鹄山。山北有大片竹林及僧人、道士居住的房屋,竹林山涧非常优美,戴颙就生活在这条山涧里,刘义季很快就和他交上朋友,戴颙穿着他那普通百姓的衣服,不改往常的仪度。戴颙为刘义季弹琴,都是经过改编的新曲子,他弹奏的《游弦》、《广陵》)、《止息》等曲目,都和世人的奏法不同。宋太祖常常想去看他,曾对黄门侍郎张敷说:“我到东方视察时,将在戴公住的山上欢宴。”因戴颙爱好音乐,(宋太祖)长年配给他一支正声乐队。戴颙将《何尝》、《白鹤》二调整合起来,形成一支新的曲调,称为《清旷》。   从汉代才开始有佛像,但造型不精,戴逵特别擅长塑佛像,戴颙也参与其事。宋世子在瓦官寺铸造了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铜佛像,铸成以后,对佛像面部瘦削感到遗憾,铸造工人不能够修治,于是把戴颙接来察看。戴颙说:“并不是面部瘦,而是肩和臂太肥的缘故。”等把肩臂削减以后,脸部瘦的毛病立即消失了。(对他的技艺)没有不佩服的。   元嘉十八年,戴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他没有儿子。景阳山堆成以后,戴颙已经去世了,宋太祖感慨地说:“遗憾的是不能让戴颙看上一眼了。” 

    相关试卷

    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