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第二单元6 鸿门宴习题
展开《鸿门宴》同步练习
(共90分,时间:45分钟)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11分)
飨( )士卒 美姬( ) 鲰( )生 厄( )酒
樊哙( ) 瞋( )目 目眦( ) 跽( )
参乘( ) 啖( )之 桮( )杓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6分)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6)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3.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的现象,指出并归类。(10分)
(1)沛公军霸上
(2)范增数目项王
(3)籍吏民
(4)刑人如恐不胜
(5)素善留侯张良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吾得兄事之
归类: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有___________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__________
③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使动用法有_________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有__________
⑤名词用作状语,有__________
4.下列句子都有省略,指出省略的词语,并将其按以下要求归类。(6分)
(1)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5)沛公奉厄酒为寿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归类:
①省主语的句子有__________
②省略主语的词语是___________
③省宾语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
④省略宾语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⑤省略介词的句子有____________
⑥省略介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10分)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
(2)《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
(3)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
(4)“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
(5)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二、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棗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6.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3)令将军与臣有卻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8.刘邦见项羽时说双方关系的句子是 ;表示不居功的是 ;掩饰自己政治意图的是 ;刘邦这样说的目的是 。(8分)
三、阅读以下《史记》片断,回答1─3题。
①甲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②乙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乙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供,乙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③丙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在东收地。今以君子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④臣常游困于齐而气食铚人,丁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丁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丁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丁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
9.在①甲②乙③丙④丁处各填一个历史人物人名(可只填姓)甲:_______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4分)
10.对四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漂母的话怒中有揶揄之意,意在激励对方自食自立,建立功业。
B.汉惠帝听完(乙)的一番话,表示十分赞同并决定按乙的治国纲领去治国,平天下。
C.(丙)在孝公面前谈论天下大势,制定战略大计:迫使魏东徙,秦占据黄河、崤山之天险,向东制服诸侯,卒成霸业。
D.春秋时期秦国(丁)是足智多谋的老臣,文中“臣”便是由(丁)引荐到秦作官,帮助秦穆公完成霸业的。
11.对以上划横线的句子、加黑的词语理解正确的有:( )(3分)
A.“哀”是意动用法,“我以……为哀。”
B.“供”通“拱”“垂拱”“垂衣拱手,形容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
C.“畔”通“叛”;“乡”通“向”
D.“事”译成“侍奉”“止”译成“使……停留。”
四、语言运用
12.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勇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13.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新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兴星际“指南针”。
参考答案
1.飨(xiǎng) 姬(jī) 鲰(zōu) 厄(zhī) 哙(kuài) 瞋(chēn) 眦(zì) 跽(jì) 乘(shèng) 啖(dàn) 桮(beī)
2.(1)“内”同“纳”(2)“要”通“邀”(3)“倍”通“背”(4)“蚤”通“
早”(5)“郤”通“隙”(6)“桮”同“杯”
3.①(1)、(2)、(3)、(4) ②(5) ③(8)④(6)、(7)、(9) ⑤(10)
4.①(2)、(3)②(左右)、(沛公) ③(1)、(4)、(5)、④ 为(之)、与(之)、从(之)、为(之)⑤(6)⑥战(于)、战(于)
5.(1)× (2)√ (3)√ (4)× (5)√
6.(1)一人一马(2)谢罪(3)通“隙”隔阂,嫌怨(4)于是,就
7.(1)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2)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珏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讨好项羽,平息项羽的愤怒。
二、9.甲韩信、乙曹参、丙商鞅(卫鞅)丁蹇叔
10.B(汉惠帝没有完全同意曹参的意见,他说:“善,君休矣”)
11.BCD “哀”译成“同情怜悯”
1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新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他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含义,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课后复习题,共11页。
2020-2021学年6 鸿门宴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鸿门宴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