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0短新闻两篇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23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4.10短新闻两篇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23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4.10短新闻两篇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23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恰当的词填空,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劲jìng 劲拔 遒劲 疾风劲草 刚劲挺拔
B.泊bó 停泊 漂泊 淡泊名利 水泊梁山
C.应yīng 应届 应聘 应声而落 应有尽有
D.鲜xiān 鲜见 鲜有 寡廉鲜耻 屡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淘汰 出奇制胜 威慑 厉兵秣马
B.热衷 磨肩接踵 翱翔 相辅相成
C.迷惘 变换莫测 爆炒 招摇撞骗
D.诙谐 头晕目眩 嬉笑 若及若离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香港防务。
A.接管
B.接手
C.接替
D.接任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计量单位方面,我国政府取消了传统的“斤”和“两”,代之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千克”和“克”。
B.第16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暨展览会主题是“电动车——21世纪的清洁交通工具”,这一主题在环保观念深人心的今天,无疑是很有号召力的。然而,电动汽车的使用能否真正解决汽车的污染问题,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只有电动车一条出路吗?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旧社会,一会儿这个“款”,一会儿那个“费”,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都想从农民的口袋里掏钱。
D.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邮政对其部分业务进行了调整,从邮寄包裹,EMS特快专递,到邮政汇款、163上网接入服务等等都实现了不同幅度的提速,业务质量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一句话:信函服务较好,汇款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②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a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③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 b 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④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c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⑤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6、在画线的a,b,c处填上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易旗 冉冉 消逝
B.易旗 慢慢 消失
C.易帜 冉冉 消失
D.易帜 慢慢 消逝
7、②③自然段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为序,并且精确到小时、分钟,这充分展示了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严肃性、重要性。
B.文中的对比手法不止一处,都表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C.作者在记录这一历史事件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自豪感。
D.“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表现出大英帝国156年前气势汹汹地从海上袭来,现在又从海上灰溜溜地逃走。
9、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曾闹得沸沸扬扬的“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所引发的百万拖欠场租纠纷案,昨天有了最终结果。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由音乐会主办方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支付故宫博物院场地租用费100万元,并支付利息。2001年6月13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就在故宫午门广场举办“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事宜签订了《协议书》。协议约定,故宫博物院向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提供午门古建筑区域作为演出活动场地,共计收费200万元。合同签订后,中艺公司仅支付了100万元,且延迟一天撤出场地,因此故宫博物院起诉要求中艺公司支付尚欠的租金100万元、延期租用场地费20万元及违约金。法院认为,中艺公司举办完“三高”演唱会后,未按协议约定向原告履行支付场地租用费余款的义务,其行为已构成违约。
【参考答案与提示】
1.A (B.水泊pó; C应yìng聘,应yìng声而落;D.屡见不鲜xiān)
2. A (B.磨→摩;C.换→幻;D.及→即。)
3.A (四个选择项意思相近,都有替换之意,要弄清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分。)
4.A (放之四海而皆准:意思是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作为准则,常指抽象名词,如理论思想等。)
5.A (“不列颠尼亚”应加引号。)
6.C (最优答案。)
7.②段写英国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降旗,
③段写中国在1997年7月1日的第一分钟升旗,这两段形成对比,宣告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从此恢复时香港行使主权。
8.D (“灰溜溜地逃走”不合文意。)
9.故宫在“三高”纠纷案中获胜(或:“三高”纠纷案终审判决,故宫讨得百万场租费)
(二)
一、基础知识评价
1.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时分(fèn) 漂泊(bó) 岑(cén)寂 不屑(xiè)
B.婆娑(suō) 丰腴(yù) 玉笏(hù) 尺牍(dú)
C.怜悯(mǐn) 吝啬(sè) 沼(zhǎ)泽 气氛(fèn)
D.下乘(shèng) 寒砧(zhēn) 寻觅(mì) 狂吠(fèi)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噩梦 铁砧 渣梓 贮藏
B.臃肿 曝晒 泡桐 搪塞
C.瞩目 醴酪 粗糙 流敝
D.琢磨 膨涨 祷告 罅隙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B.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C.据柏拉图《对话篇·菲得洛斯》说:“促织进化,变成诗人。”
D.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批评家来帮我分析:哪几步迈得对,哪几步迈得不对,怎样才能进步更快而不至于走过多的弯路?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长夜难眠,思前虑后,她感到自己简直像是一只徜徉歧路的羔羊。
B.这个剧本改了几次,效果仍然不好,依我看,症结就在于主题不明确。
C.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D.在晴朗的夏天,西边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斗叫做金星。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各级领导要关心非党员干部,不能把它们置之度外。
D.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997年国庆节刚过,他就来到北京拜访了导师闻传,请他审阅了自己的科研论文。
B.眼前麦浪滚滚,一片金黄,看来今年定然又是一个丰收年。
C.人们关注着解决国营企业的振兴和工人们下岗以及国民经济进一步腾飞。
D.华强集团以过人的胆识和锲而不舍的实践,在荆棘中闯出一条壮大公有制经济、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来。
7.填入下文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________……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①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②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随意地铺着
③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④树上的枝芽儿密密的
⑤咕咕的冬水在田野里起着水泡
⑥田里的冬水也在咕咕的起着水泡。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拓展阅读评价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8-10题。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8.选文第一节点明事件时间,在最后说“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如此点出时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在交代每一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运用
1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大量的新闻故事,能不能抓住这些新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请按照新闻要求,写一篇校园新闻。
提示:结合新闻要求,从每天发生的事中选择一件具有意义的来写。
【参考答案】
1.A(B丰腴yú;C笨坯pī,气氛fēn;D下乘chéng)
2.B(A渣滓,C流弊,D膨胀)
3.B(A句末感叹号去掉;C间接引用,去掉引号;D是陈述句,句末改为句号)
4.B(A去掉“像”;C“苟”即“随便”之意,与前重复;D星斗是星的总称)
5.D(A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训:典范。B闪烁其辞:说话吞吞吐吐。
C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6.D(A歧义,“自己的”是“他”还是“导师”,指代不明;B语序不当,“今年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C缺乏宾语中心语,加上“的问题”)
7.A
8.在最后点出,起强调作用,鲜明地点出这一时刻的意义。
9.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将成为历史。
10.非常准确地点出具体时间。如“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强调具体时间,这一时刻是神圣的,具有非凡意义的。
11.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10 短新闻两篇短新闻两篇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四两段,完成13-22题,四空各1分,其余各0.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