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2《兰亭集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2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导学案
展开5、兰亭集序
学习建议
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之情。
特别关注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及写法:
岁在癸丑(guǐ) 修禊事也(xì) 流觞曲水(shāng) 清流激湍(tuān) 游目骋怀(chěng) 放浪形骸(hái) 情随事迁(qiān)
重难点合作探究
《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我的思路:本文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作者看来,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能力步步高
积累与运用
一、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癸丑(guǐ)修禊(qiè)激湍(tuān)流觞(shāng)
B 晤言(wù)趣舍(qù)骋怀(shěng)形骸(hái)
C 嗟悼(jiē)虚诞(dàn)会稽(jī)曾不知(cēng)
D 会稽(jī)琅邪(láng)若合一契(qì)彭殇(shāng)
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风 静燥 群贤毕致
B 激湍 俯仰 游目骋怀
C 修竹 翼敝 情随事迁
D 暮春 形骸 崇山竣岭
理解与鉴赏
一 、阅读文段,完成习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一,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缘,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亦”,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不同)
B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原因)
C 及其所之既倦(的)
D 其致一也(思想情趣)
1、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对等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2、 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 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 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 后世的读者读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 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二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夜,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第一、二句写雨的“寒”和山的“孤”有何作用?
2、 第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拓展与创新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待我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为“后之览者”,你读了此文后有什么感触?
w.w.w.k.s.5.u.c.o.mwww.ks5u.com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3.8《兰亭集序》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3.8《兰亭集序》学案,共5页。
2021学年10.1 兰亭集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1 兰亭集序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方法,知识衔接,第一课时,学习过程,第二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