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0《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4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3.10《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4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10 游褒禅山记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10 游褒禅山记随堂练习题,共4页。
《游褒禅山记》练习测试一、课文中的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试仿照一、四段的形式,列出二、三段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二、“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称代、指代等多种用法),有时也可用来表示各种不同语气。试解释下边各句中“其”字的不同用法。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距其院东五里3.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8.其孰能讥之乎三、从每组的加黑词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1.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大王见臣列观E.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答:〔 〕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答:〔 〕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3.C.文曰“初平山人”D.属予作文以记之E.文过饰非答:〔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4.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答:〔 〕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后的要求答题。且所谓文者 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且华 不必(一定)适用 诚使适用 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 非所以为器也 不为之容 其亦若是(像这样,指不成为器)乎 否也 然容亦未可已也 勿先之 其可也 (节录王安石《上人书》) 要求:1.先在文中空格处加上标点,然后翻译全文。2.指出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一 略二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那。代词,指代褒禅埋葬的时间。)2.距其院东五里 (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3.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称代仆碑。)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它。代词,称代“有穴窈然”的“穴”。后“其”,那些。代词,指代好游者。)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指代游客。)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词,称代作者。)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8.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三 1.D 2.D3.E 4.A四 加标点……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翻译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第一,但也不能不顾形式。补充资料补充注释[址]基址,指山脚。[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 游褒禅山记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10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