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601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383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8 寡人之于国也教课ppt课件
展开①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色彩。②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③积累文中文言实词和句式。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zxxk
注音释义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弃甲曳yè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数罟cùɡǔ:密网。 洿wū池:深池。衣yì帛:穿丝帛衣服。鸡豚tún狗彘zhì:豚,小猪;彘,猪。 畜xù:畜养。庠xiánɡ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孝悌tì:尊敬父母,礼爱兄长。颁bān白:(头发)斑白。 饿莩piǎ:饿死的人。zxxk
词类活用填然鼓之 击鼓,名词作动词。王无罪岁 归罪,名词作动词。树之以桑 种植,名词用作动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穿,名词作动词。然而不王者 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名词 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恭敬从事,形容词作动词。使养生丧死无憾 活着的人,动词作名词。 为…办丧事,为动用法。zxxk
凶:年成不好/凶狠、残暴 接:交锋/接触喻:打比方以说明/比喻 直:只是/笔直时:季节、或时机/时间 违:耽误/违背 树:种植/树木 夺:丧失/夺取谨:认真从事/谨慎 检:约束/检点涂:路途/涂抹 发:开仓赈济/开发
找出二人问辩的核心话题; 从孟子的辩看“仁政”思想; 谈谈学习本文的实词积累。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讨论2 王之问与子之辩
无望民之多
答以养生
王道之始
天下之民至
孔子的“德政” 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提出富国安民的治国思想,并且都以“仁”为本。异:孔子的“德政”重“修文德”,以此作为“使远人来”的手段,孟子的“仁政”重“民养生”,以此使“天下之民至”。其进步之处在于更了解民众困苦,承认民众力量。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孟子》风格:其一长于思辨。诱导启发,争取主动,论辩跌宕生姿。其二善为设譬。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其三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 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 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 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 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都到您这儿来了。”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3 *哈姆莱特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3 *哈姆莱特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剧情简介,写作背景,结构安排,戏前安排,亲自导演交代朋友,问戏名,哈姆莱特,国王表现,戏中戏,发脾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8 拿来主义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拿来主义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学习重点,作者简介,课文题解,关于杂文,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掌握下列词语,无缘无故,博而不精,礼尚往来,冠冕堂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雷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雷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什么是个性化语言,个性化语言举例二,人物性格复杂性,周朴园,鲁侍萍性格,什么是潜台词,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