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四两段的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22届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勤俭节约思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绵延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人具有标识性的美德。对勤俭节约思想进行伦理溯源,有助于厘清勤俭节约的内涵特质和精神本质。原始初民运用简易的工具对自然进行有限开发,所得物资有限,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 下生存,必须以“勤”开源,以“俭”节流。故而,勤俭节约最初属于生存论层面,是对生 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勤俭节约从生存论层面转变为思想价值层面且获得较高的道德地 位,成为修身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归于先贤的伦理论述和精神提升。老子在《道德经》中提 出“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强调无为而治,知足不争,认 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物质的过度欲望必然成为生存的负担,唯有“去甚,去 奢,去泰”,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从正面提出“俭近仁” 的伦理要求,将节俭视为重要的美德,强调通过克制对物质的欲望,完成个体人格的自我提 升。后人对先秦伦理中“俭”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三国时诸葛亮所著《诫子书》中的“俭 以养德”流传甚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专门为其子司马康撰写 了《训俭示康》,强调“德者皆由俭来也”。节俭不断与美德相连,使“节俭”不再是个体 行为层面的特殊事件,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成为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勤俭节约作为道德精神在微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善,也作为伦理规范在中观、宏观上引领 家庭和国家的善,是持家和安邦的共同价值要求。以“勤俭节约”来修身、齐家从而治国、 平天下,是历来家训家规家风中的重要内容。对子孙后代强调勤俭,意在通过勤劳来开源并 创造劳动成果,通过节俭保存家庭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子孙后代认同勤劳能创造价值 的正确劳动观,从而践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道德意志,通过每个成员的努力,使家 庭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家国一体的伦理文化作用下,“克勤 克俭”的思想从家庭层面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强调“足国之道,节用裕用,而善藏有余” 的安邦之道。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是专门论述勤俭节约的重要文章,强调无论 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运行,都是“俭节则昌,淫逸则亡”。“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俭以养德”的道德劝诫与“俭以养廉” 的伦理规定双向推进,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俭文化”。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品德 修养的重要内核、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最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标识。(摘编自刘霞《新时代的勤俭节约教育:伦理意蕴与路径选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原始初民起,勤俭节约思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人具有标识性的美德。B.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强调摒弃欲望,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C.诸葛亮和司马光都很注重培养后代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为此专门撰写了文章。D.勤俭节约既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与家门的盛衰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对勤俭节约思想进行了伦理溯源,并从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两个方面深入展开论述。B.文章第二段以时间为序,梳理了勤俭节约思想在伦理型文化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C.文章对勤俭节约思想的论述,正反结合,详略得当,突出了它对于治国安邦的特别价值。D.文章大量引用古人关于勤俭节约的言论,涉及儒道墨等不同流派,材料丰富,论证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没有先贤的伦理论述和精神提升,勤俭节约很难从生存论层面上升到思想价值层面, 并获得较高道德地位。B.儒家提出的“俭近仁”的主张,使“节俭”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并且成为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C.“克勤克俭”思想能从家庭层面扩展到国家层面,与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伦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D.勤俭节约思想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在新时代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8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7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堪称“最难就业季”。从就业形势来看,虽然一些热门行业依然火爆,人工智能研究生起薪已高达30万,同时战略新兴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旺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也急需高端人才,然而在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8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任务非常艰巨!
(摘编自搜弧网,《最难就业季》2018年9月26日材料二:
2015-2017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单位:%)
(摘编自《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报告网》2018年6月26日)材料三:
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较2018年增加14万,再创新高。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日前强调,国家将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加强就业政策引导,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强政府就业服务,持续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集中就业指导等活动;开展困难帮扶,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实名制的就业服务,落实岗位信息推送、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措施。他指出,高校更应把提高学生就业率作为办学的一个重点,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设置同质化,专业内容滞后化,素质培养、实践操作空缺化问题,在办学内涵上下功夫,把握好着力点,建设高水平的培育体系。
(摘编自《大学生就业有了新动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2月14日)材料四:
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眼中,一份好工作的标准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再是过分追求“大城市”“高工资”“好单位”“轻松岗位”,而是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求职的重要考量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选择去西部和基层就业。其中,2018届北京地区高校(含科研院所)毕业生赴西部就业共14827人,在已就业人员中占9.2%;赴基层就业共24663人,占比15.3%。江苏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33.8万人,占就业总数高达62.1%。
(摘编自《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24期)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我国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来看,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其次是专科毕业生,第三是本科毕业生。B.2017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与2016届有所差别,但都在90.20%以上,基本上持平,略高于2015届89.32%。C.从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综合分析,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整体最高,体现了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的特点。D.从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来看,2017届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2016届,但低于2015届。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继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最高之后,2019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再创新高,堪称“最难就业季”。B.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只要高校毕业生学习热门专业,且不断深造,成为高端人才,就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C.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致使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选择去西部和基层就业。D.当前形势下,高校应重视专业设置同质化等问题,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建设高水平培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率。6.解决就业问题与哪些方面有关?如何解决?(6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秦琼卖马 谈 歌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我找韩定宝先生。”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王超杰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杨成岳道:“请随我来。”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痒了。”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超杰说话多是“笑道”,唱的戏词则是“珠泪洒下”“两泪汪”,这种细节写出了他当时的处境与心态。B.杨成岳当着张小武的面,把重金买到的六件瓷盘掸落地上,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也使杨成岳形象更为饱满。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D.小说从立秋这天的知了鸣叫写起,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来传达人世的苍凉之感。8.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6分)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祜谏曰:“法者,陸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祜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因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惯。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枯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诚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洪炎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注】太冲、表之、公实,是作者的三位友人。灵隐寺:佛教名寺,在杭州。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叠词“矗矗”和“田田”突出了山峦耸立、田野葱翠的景物特征,且富于音乐美。B.颔联视听结合,耳畔是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眼前是武陵源丛花与流水相映衬的美景。C.尾联写诗人因看农夫田间插秧而流连忘返,流露出对农事活动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D.全诗写诗人于初夏傍晚同友人在郊野漫步时的见闻和感受,语言质朴自然,意味隽永。15.请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其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只有“ , ”,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才能彻底摆脱一切依赖,实现真正的“逍遥游”。(2)杜甫在《望岳》中,通过描绘泰山之巅苍茫空阔的景象,抒发胸中浩然之气的两句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典故,以“ , ”两句,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矢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 ,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7·20”暴雨会成为郑州人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科学走来了,盲目走开了。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 )。在全民求知的氛围中,科学传播发挥出巨大能量。在灾难中,科学传播犹如站在船桅杆顶的哨兵,指引我们避开冰山和漩涡。科学传播不仅能稳定人心,还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社会的危机意识,指引大家在下一次危机中做出正确的行动。我们愈发感受到,建立灾前、灾中、灾后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前,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正进一步觉醒;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正进一步提升;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力量也正在进一步增强。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那些受到热烈追捧,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秉承人本主义精神B.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受到热烈追捧C.受到热烈追捧的是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D.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受到热烈追捧的是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21.请分别使用一个因果复句和一个单句概括第三、四两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每个句子不超过40字。(8分)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人立身特别注重“已”“人”关系。《论语》中有“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的说法,《中庸》也说:“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大意都是君子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小人则专在他人身上做文章,“已”与“人”畛域分明。但《论语》又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认为“已”和“人”应是一体的,紧密相连。上述材料能给你什么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你对新时代的理解与新青年的期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三语文答案1.D【解析】A项“从原始初民起”有误,原始初民的勤俭节约仅是基于生存需要;B项“强调摒弃欲望”有误,道家反对的是“对物质的过度欲望”;C项“为此专门撰写了文章”有误,诸葛亮和司马光撰写文章是为了教育后代“俭以养德”,且重在强调“俭”而非“勤”。2.C【解析】“突出了它对于治国安邦的特别价值”与原文不符。3.B【解析】“使‘节俭’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的不只是儒家的主张。4.C 【解析】“体现了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的特点”表述错误,从图表数据来看,就业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硕士、专科、本科。5.D 【解析】A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1可知,堪称“最难就业季”的是2018年,非2019年。B项表述绝对。从材料1、3、4综合来看,只学习热门专业,成为高端人才,并不能说明就一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C项强拉因果。从材料4来看,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和基层就业,主要是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求职的重要考量点。6. (1)①国家;②高校;③毕业生(2)①国家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②高校应建设高水平的培育体系; ③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7.C8.①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②把自己卖瓷器与秦琼卖马类比,希望有人帮助自已渡过难关;③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感受。9.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②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益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袁。10.C 11.B 12.D13.(1)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的信用啊。(2)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14.B【解析】“眼前是武陵源丛花与流水相映衬的美景”赏析错误,“武陵源”是用典,并非眼前实景。15.第一问(意思):一路所遇就是画,这不是笔墨所能描摹的;野游所见都是诗,这不是语言所能形容的。第二问(作用):直抒感怀,表达了作者对如画如诗的山水田园风光的赞美与热爱;紧承上文,在前两联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发议论,深化了情感。(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每点各2分)16.(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2)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7. A 18. A 19. B20.B【解析】B项主干部分为“……科学知识,受到热烈追捧”,引起后文“在全民求知的氛围中……”,并与前文“科学走来了,盲目走开了”相照应,衔接最恰当。A项主干部分为“……科学知识,秉承人文精神”是对“科学知识”的诠释,C项主干部分为“受到热烈追捧的是……科学知识”是对“受到追捧”的解释,D项主干部分为“那些……是……科学知识”是对“那些……”的解释,与上下文衔接均不够恰当。21.第三段(因果复句):因为科学传播可以指引我们做出正确行动,所以建立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第四段(单句):科学知识的武装,进一步提升了公众与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意识、素养与力量。(每句4分)22. 参考立意:“己”是立身的根本,“人”是立身的施用,“己”与“人”本用相济,构建新时代的“人己”关系。“己”虽是立身的根本,但“人”是“立己”的砥砺与验证,新青年不能脱离“(他)人”而独善。“人”虽是立身的施用,但“己”是“立人”的始点与依托,做好自己的新青年,才不会辜负新时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开学)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市大明宫中学一模语文试题(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