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小事,以小见大立意深(教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
展开学会以小见大,写小故事,讲大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导言
同学们写作文时往往苦恼于没什么可写,即使有什么事可以写,也是思想深度不够,主题肤浅的小事。怎样让主题深刻一些?顿悟生活小事,以小见大立意就深刻了。下面我们完成一个课前任务: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小事。
下面这几类事,你经历过或听说过吗?请任选一种,说一说。
1.不喜欢的事。 2.不起眼的事。
3.不在乎的事。 4.理解错或不理解的事。
(学生随意说)
训练任务一 从下面这件我们“不喜欢”的事中你能“悟”出什么?
不喜欢的事
每天早晨出门,长辈总要唠叨——注意安全,早点回家,别跟同学打架,上课认真听讲等等,我们觉得老人很絮叨,特心烦,极度渴望自己或者他们能远离家门,让耳根获得一份彻底的清静。
(学生自由发言)
师:(展示课件“讨厌死了”)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不喜欢长辈的唠叨,不是无视,就是报怨,甚至有的因此与长辈产生矛盾,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能不能从长辈的叨唠中发现一些正能量,寻找出“人间正道”,然后用我们的笔写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去领悟,去感受。
怎样领悟?请看“思维导航”。(展示课件“思维导航”)
首先,我们寻找一个触点,这个触点一定要能触动你心灵。它不是随便想的,是和前文的那件小事(长辈唠叨)相关联的。怎样关联?(看黑板)要回忆那些与之相似、相反、相关的人、事、景、物。
下面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想一想和“长辈的唠叨”相似、相反、相关的事。
生:
小组合作,相互说给小伙伴听。
展示小组成果。
师:
老师小时候也烦长辈的唠叨,现在也烦某些人在耳边唠叨不停。我也想起一件类似的事,与同学们分享。(展示课件:心情复杂)
1.讲述下面的故事:
那一年母亲得了半身不遂,我在外地上班,不能常回老家看她。有一天我出差,顺路回老家。
一进门,躺在火炕上休息的母亲见我回来了,急忙起身,说了一句:“哎哟,俺儿回来了!是不是饿了?我给你煮面吃!”说着,双手搬着自己不能动的腿往炕边挪。我赶紧帮她把腿挪到炕沿,一边说:“妈,不用你煮,我自己弄就行。”母亲见我不用她煮,笑容立刻僵在脸上,幽幽地说:“你最爱吃我做的面……”我有些不耐烦: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连走路都困难,怎么可能点火、添柴、烧水、煮面……于是我说:“妈,真的不用,你……”话没说完,我又咽了回去,因为母亲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眼里闪着泪花,说:“你是不是嫌你妈得了这病,成了无用的老太婆了!”
我的心顿时软下来,只好依了她。
母亲乐了,忙不迭地下了炕,拄起拐杖,过门坎的时候,要把拐杖靠在门边,双手抱着无力的右腿伸过去门坎,然后再拿起拐杖,拄在门坎外支撑起身体的重量,左腿才能跨过去。我要扶她,她甩开我的手说:“不用,我行!”。
过了门坎,到外屋,她坐在灶台边的马扎上,吩咐我抱柴、点火、烧水。水开了,让我帮她把调料、挂面拿到她手上,她开始动手煮面。这时候的母亲满脸是幸福的笑,一边煮面,一边念叨着诸如“得了病,不能去看孙女(我的女儿)”“也不知长没长胖”之类的话。
当面煮好,母亲拿起筷子,艰难地探着身子把面条捞到碗里,又拿了勺子,盛了卤汤倒进去碗,然后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似的,放下勺子说:“好了,吃吧。”。
我接过碗,泪水止不住流下来。
2.下面我们一起来领会感悟“长辈的唠叨”“晚辈想逃离”所表现的人物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从人物“自我”、人物与“他人”情感联系、人物的“处事”原则及态度、“为学”(事业)态度、对待“自然”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向个方面来分析。
(展示课件)
生:
小组合作讨论以上问题。
(展示讨论结果)
师生:
展示课件,重温讨论过程。
师:
我们知道了长辈的唠叨是爱的无私表达,晚辈的逃离是自私幼稚的表现,请结合这两点,谈谈你对“长辈的叨唠”的再认识。
生:
自由发言。
明确:
我们嫌恶长辈的叨唠,那是自私幼稚的表现,珍惜他们的唠叨吧,那是他们爱的表达。
小结
顿悟小事的思维过程:(展示课件:思维过程)
平凡小事——寻找与这件事小相似、相反、相关的人、事、景、物——从“自我、他人、处事、为学、自然、生活”几个角度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训练任务2 运用“顿悟”思维过程图,完成下面任务。
从下面这件“不起眼”的事中,你能“悟”出什么?
每天吃饭、上学、写作业、睡觉,习惯了。
生:
自由讨论发言。
师:
展示范例
小事:
每天吃饭、上学、写作业、睡觉,习惯了。
触点:
一天,不经意看到母亲为父亲拔罐,看到父亲背上黑紫色的淤血印,听到他们唠叨着病痛,我的心痛了……
主题: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们要感恩。
训练任务3 运用“顿悟”思维过程图,完成下面任务。
(小组合作)回忆生活中的小事,寻找相似、相反、相关的“触点”,深入思考得出文章主题。
生:小组自由讨论发言。
师:
展示范例:
示例1(不在乎的事)
小事:
跟父母总是大声嚎气的说话,我根本没在乎他们的感受。
触点:
一次与朋友聚会,朋友的一点小错误我便大声斥责,朋友离开了我。失去之后,我才反省自己。我这种无视和任性对别人是一种伤害,而伤害最深的,往往是最亲近的人。
主题:
我们最不在乎的事,往往伤害最亲的人。
示例2(理解错了的事)
小事:
天天回家以后总是沉默对待父母,觉得对他们没有什么可说的。我知道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爱到深处是无言,这句话很有道理。
触点:
无意间翻到相册,那一个个画面勾起我对小时候父爱和母爱的回忆,那些欢声笑语让我感动得流泪。看看现在的父母,他们的憔悴,他们的孤单和寂寞让我心碎。
主题:
我错了,爱是最不容易说清楚的事情,更需要表达和传递。
作业
以“本来我可以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700字。
提示:
可以写愉悦的事,如“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写遗憾的事,如:“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也可以写由不理解到理解的事,可以由不感动到感动的事(或者反过来)……
范文示例
我本来可以不困惑
羽乐
有一件事令我困惑不已:我的妈妈到底拥有好记性还是坏记性?记得从小时候起,这种困惑就开始了。【开篇点题,以反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赞一个!】
一
曾经我的书柜是“模型玩具到处飞,翻翻书本随便堆”。【工整的句子,不错哦。】要想从我的书柜迅速找出你想要的东西,对于常人,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我的妈妈,她会出色地完成挑战吗?
“水晶球在顶层香水旁,第四本《儿童文学》已泛黄;二层汽车捉迷藏,底层竖笛在撞墙。”【为什么妈妈说话用顺口溜,是有什么原因吗,这是悬念,且看下文。】每次妈妈都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她是如何记住这些凌乱物品的位置,并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我想要的物品呢? 【一连串的问题引起读者思考,为下文埋下伏笔,牛!】
真是令我困惑!
二
“左放水杯右放伞,钥匙纸巾在内胆,各科书本装备好,手表戴起就出场。”念着妈妈编好的顺口溜,我快速清好书包上学去。
刚推开小区大门,她就愣住了,出神地立着,好似被点了穴【类比手法进行神态描写,体现主人公母亲的神情。牛气冲天!】。我忙伸手去摸自己的书包:“怎么了?以你的记性,应该没忘记带什么物品吧?”妈妈转身就要“故地重游”【“故地重游”运用恰当!钟老师很喜欢!】:“你先去,我忘带手机了……”
我也愣住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疑惑:记忆力这么强的“神人”,怎么连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落下了?
真是令我困惑!
三
放学回家,刚走出电梯,却发现有人正与我家大门对峙——竟是妈妈!她孤身一人,眼神近乎将门致于死地——一定是忘带钥匙了!我无奈苦笑,又不觉一惊:她早上不是提醒了我带好手表和钥匙吗?自己又怎么会忘记?【老师也是疑惑重重,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事记得那么清楚,自己却丢三落四。
真是令我困惑!【重复句来加强语气!太牛了!】
四
妈妈究竟拥有好记性还是坏记性?我一直想不明白。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听见爸爸开玩笑地对妈妈说:“你呀,除了女儿的事,还能记得住什么?”那一刻,我猛然明白:因为爱,妈妈的脑海里填满了关于我的事情,似乎已容不下别的东西。【揭示本文主题,原来是这样!】
母亲的爱和付出,可以让她变得坚强又智慧,在她的心里再也没有空间装下自己,这一点,我早就应该懂。【进一步阐释自己“应该必得母亲的爱”,深化主题。】
总评:
小作者以分段的形式,讲了3个小故事。层层解开疑惑,揭开妈妈神秘的面纱,从而使读者深深地明白了母爱爱的伟大,升华本文主题。很牛!其中,关于顺口溜的设置,既押韵又有趣,也可以从中品出妈妈的性格,给小作者点个大赞!最重要的是,小作者能从妈妈的“记性好”与“记性差”这样的小事中,悟出“母爱的付出是无私的”这样深层次的意旨,以小见大,立意深刻。
”反弹琵琶“,立意新颖(教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 这是一份”反弹琵琶“,立意新颖(教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共7页。
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立意深(教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 这是一份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立意深(教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推动情节。,照应前文,插叙,交代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写作 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写作 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审题?审题要注意什么?,佳作欣赏,限时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