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参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练习二》参考教案,共5页。
教学内容课 题练习二(1)课 时第四课时 (教科书第7页)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口算水平。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课前准备光盘 小棒 口算卡片教 学 过 程活动设计二次修改 一、计算方法练习 1、 7根小棒 6根小棒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根据小棒的摆放提问: (1)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一共13根小棒,拿走8根,还剩几根?先列算式,根据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并且写出得数。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12-9 15-9 13-9 17-912-8 15-8 13-8 17-812-7 15-7 13-7 17-73、填数计算。8+( )=14 7+( )=1414-8=( ) 14-7=( ) 教 学 过 程活动设计二次修改7+( )=12 9+( )=1212-7=( ) 12-9=( )二、进行练习1、第1题:(1)让学生独立填写。(2)学生汇报答案,说说是怎样想算出来的。(3)提问:仔细观察一下,每组中上下两道题填出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第1题8加几等于16,16减8就等于几。(4)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题时,只要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就可以做到又对又快。2、第2题:(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3、第3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指名练习: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左边和右边的小蚂蚁,老师演示推木块,让学生说出算式,并算出结果。(3)同桌两人进行练习。(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4、第4题:(1)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列式计算。(3)集体交流:根据相关加法(或减法),能想到怎样的算式?5、第5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问: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课 题练习二(2)课 时第五课时 (教科书第8页)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比大小、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课前准备光盘 小棒 口算卡片教 学 过 程活动设计二次修改一、复习口算。7+8 13-8 7+4 16-915-7 17-9 8+6 11-77+9 8+6 14-4 9+718-9 8+0 8+3 12-7让学生说说7+8是怎么算出来的?15-7是怎么算出来的?二、进行练习1、第6题:(1)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填写得数。(2)汇报交流答案。(3)提问:观察每组中三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每组中的加、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4)小结: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借助这样的关系来填写得数。 教 学 过 程活动设计二次修改2、第7题:让学生先在书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校对,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和所用的时间,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 3、第8题:(1)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做题时先要干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核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 4、第9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2)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扮演松鼠,一个扮演小猫,看看谁先到家。算完之后,全班进行校对答案,最后看谁先到家。(3)小结:我们在计算时,如果前面一题算错了,那后面的就会跟着错,所以,在比赛时,要在做对的基础上,再去争取做“快”。 5、第10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问: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练习二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 时、分、秒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二 认识多位数优质课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