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3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665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3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665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3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665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3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3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时科研方队距离小陈较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练习3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训练 1.(2020·湖南邵阳)微信扫码支付是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小华同学陪妈妈去超市购物时看到妈妈使用智能手机扫描支付码进行支付。手机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其成像特点为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2.(2020·湖南湘西州)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透镜。 3.(2020·湖北襄阳)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4.某次小明去博物馆参观,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可将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远离”或“靠近”)石碑,同时调节暗箱的长度。 5.(原创)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 cm)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6.(2020·安徽濉溪一模)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庆70周年阅兵备受各方关注。如图所示的是小陈在现场用同一个照相机拍摄的科研方队的两幅图片,小陈所用照相机的焦距不变,拍摄 (选填“甲”或“乙”)图时科研方队距离小陈较远。 7.(2020·安徽一模)如图所示,“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看到自己衣服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测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她们,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若镜头的焦距为8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8.(2020·湖北咸宁)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9.(2020·江苏淮安)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10.(2020·湖北武汉)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11.(2020·山东临沂)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C.仅将凸透镜移至6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D.仅将蜡烛移至2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12.(2020·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D.用f=15 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3.(2020·浙江宁波)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A.、放大 B.、放大 C.、缩小 D.、缩小 能力提升14.(2020·山东济宁)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小明按要求调好后,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为了能找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位置,需要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可以向上移动 (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再次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b)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 。 参考答案1.【答案】 实【解析】 手机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用智能手机扫描支付码时,物距u>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答案】 凸【解析】 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表明放大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放大镜为凸透镜。3.【答案】 不会 变暗【解析】 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手指没有在一倍焦距以外,光屏上不会有手指的像。用手指遮挡凸透镜,手指遮挡了入射光线,导致折射光线变少,会聚成的像变暗。4.【答案】 靠近【解析】 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即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减小,即将照相机的镜头靠近石碑。5.【答案】 远离【解析】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延后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6.【答案】 甲【解析】 小陈所用照相机的焦距不变,科研方队距离小陈较远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了,由图可知,拍摄甲图时科研方队距离小陈较远。7.【答案】 16【解析】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镜头的焦距是8 cm,所以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16 cm。8.A 【解析】 焦距越小的凸透镜,焦点离凸透镜越近,偏折越明显,对光线会聚作用越明显,故A正确。校园里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是一个凸透镜,故B错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矫正近视眼选择适当的凹透镜做镜片,故C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不过焦点,故D错误。9.A 【解析】 玻璃杯中有水的这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黑白卡片是左右颠倒的,成倒立的实像。10.A 【解析】 摄影师拍摄了如题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CD错误。11.C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u=20.0 cm,像距为v=30.0 cm,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20 cm<2f,30 cm>2f,解得10 cm<f<15 cm,故A错误;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故B错误;将凸透镜移至60 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u=30.0 cm,像距为v=20.0 cm,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仅将蜡烛移至20 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像会成在光屏的前方,与近视眼的成因是相同的,故D错误。12.D 【解析】 由图可知u=50 cm-30 cm=20 cm,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2f=20 cm,解得f=10 cm,故A错误;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物体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说明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故C错误;用f=15 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物距=20 cm,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13.A 【解析】 凸透镜的焦距f=10 cm,物距u=13 cm,满足2f>u>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题图中,从右往左看发光物体形状为“F”,那么从左往右看发光物体形状为“”,倒立的实像与“”左右相反,上下颠倒,所以光屏上像的形状为“”,故A正确,BCD错误。14.【答案】 (1)来回移动光屏 (2)蜡烛或光屏 (3)发散 视网膜【解析】 (1)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需要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2)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以使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表明放上该眼镜时,像推迟会聚,即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此实验中,光屏是接收像的,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视网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2 光现象 专题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象,宋·杨万里《小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5 机械运动 专题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位移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12 机械效率 专题练习,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