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达标测试
展开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__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_______
③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_______
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_______
(2)选择下面的两句进行翻译。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文章写出了鲲、鹏幻化和迁徙中的气势,请列举一例说明。
(4)通读这则寓言后,你知道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节选)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鼓动翅膀)
B.未有知其修者(修:长)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志向)
(2)下列画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有鸟焉,其名为鹏
B.怒而飞/而彼且奚适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我酌油知之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小大之辩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的散文,纵横开合,变化无端,并多用寓言故事,想象丰富而奇特,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B.【甲】文中的鹏,拥有无限的自由,翱翔九万里的高空,无需凭借。
C.【甲】【乙】两文可形成比较,相互映衬,突出文章的主旨。
D.【甲】【乙】两文在设喻中,刻画了鹏与鴳各自傲慢得意的形态,构思巧妙。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南冥者,天池也。
②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5)阅读两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所理解的“鹏”与“鴳”的形象。
【链接材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周《北冥有鱼》)
【乙】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①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②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③。
(选自《庄子·齐物论》)
【注】①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②蘧蘧然:惊惶的样子。③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 鹏之徙于南冥也
B.其名为鲲 其正色邪?
C.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D.怒而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北冥有鱼 冥:
②志怪者也 怪: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④亦若是则已矣 是:
⑤则必有分矣 分: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4)【甲】文中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两文所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志向)
C.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
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亦若/是则已矣
(3)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三句话借助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鲲鹏极大的外形。
B.“海运”是海水运动的意思,大鹏借海水运动时的大风奋力南飞。
C.文中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D.选文体现了《庄子》一书想象雄奇瑰丽的特点。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怒而飞 ________
②六月息者也 ________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怒而飞( )
②水击三千里( )
(2)下列画线的“之”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鹏之徙于南冥也D.天之苍苍
(3)用现代汉语翻译。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志怪者也( )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③抟扶摇而上者( )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答案】
(1)①气息,这里指风,②记载,③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④盘旋飞翔
(2)①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②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③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④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3)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其翼若垂天之云;③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而非全自由。或事物间的幻化与演变往往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方可达到的观点。
【解答】
(1)①句意: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②句意:《齐谐》,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志:记载。
③句意: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④句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
(2)①其:表示选择。
②是:这样。
③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概括可得出答案。
(4)大鹏虽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却也是“有所依靠”而不自由的。据此作答。
2.
【答案】
(1)D
(2)C
(3)B
(4)①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②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向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
(5)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斥鴳目光短浅,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
【解答】
(1)D项,句意:《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志:记载。
(2)A项,表示选择/代词,它的。
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项,凭借。
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故选C。
(3)B项,根据“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是凭借风力翱翔的。由此可见,万物都是有所凭借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4)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者……也:判断句。
②绝:穿过。图:打算。南:向南。
(5)解答此题,可从鹏与斥鴳的体形、眼界和理想追求方面入手。结合文中关键句“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分析可知,鹏体型硕大,善借长风,志向高远,而斥鴳目光短浅,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
3.
【答案】
(1)A
(2)①同“溟”,海,②奇怪(怪异)的事物,③盘旋飞翔,④这样,⑤区分、区别
(3)①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②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或: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
(4)【甲】文中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5)【甲】文主旨:世间的万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乙】文主旨:物我为一,万物齐等。
【解答】
(1)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代词,它的/表选择。
C项,成为/是。
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故选A。
(2)①句意:北海里有一条鱼。冥:同“溟”,海。
②句意: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怪:奇怪(怪异)的事物。
③句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
④句意: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⑤句意:那必定是有区别的。分:区分、区别。
(3)①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②昔:过去;栩栩然:很逼真的样子。
(4)由“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总结概括出“鹏”的形象。
(5)由“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可知【甲】文的主旨为:世间的万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由“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可知【乙】文的主旨为:物我为一,万物齐等。
4.
【答案】
(1)B
(2)D
(3)A
【解答】
(1)B项,句意:(《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2)D项,句意:也像这样罢了。若是:像这样。一个词组之间不能有停顿。
(3)A项,选文开头三句话借助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鲲鹏极大的外形,没有运用拟人的手法。
5.
【答案】
(1)①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②气息,这里指风。
(2)B
(3)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解答】
(1)①句意为: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句意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2)①句意为: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其,代词,指大鹏。
②句意为: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其,代词,指大鹏。
③句意为: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其,难道。
④句意为: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其,代词,指大鹏。
故选B。
(3)此句意思是: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苍苍,深蓝色。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通“耶”,疑问词。
6.
【答案】
(1)振奋;在水面上
(2)C
(3)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7.
【答案】
(1)①记载,②迁移,③向上,④离开
(2)①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②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鲲鹏是有所倚靠的,并非真正的“逍遥”。
(4)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万物皆有所恃”的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解答】
(1)备考时,考生应逐篇对课内文言文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进行识记和理解,特别要重视课文下面的注释。结合所学理解本题实词。
(2)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注意鲲鹏在这里是有所依靠的,结合作者的追求理解。
(4)《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篇章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想象、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为了要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象,先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地万物皆“有所待”,然后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都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同时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作者否定争名夺利的世俗之人,追求逍遥,但自己也摆脱不掉人生的羁绊,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之下,就借着这种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寄寓自己的理想。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随堂练习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