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示范课ppt课件,共60页。
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尊还酹江月 B.蒲苇纫如丝C.芳菲菲其弥章 D.何妨吟啸且徐行【解析】选D。A项,“尊”同“樽”;B项,“纫”通“韧”;C项,“章”通“彰”。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B.余独不觉 独:单独,独自C.已而遂晴 已而:不久,过一会儿D.回首向来萧瑟处 萧瑟:荒凉冷落【解析】选D。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 B.樯橹灰飞烟灭C.黄泉共为友 D.鸷鸟之不群兮【解析】选D。D项,名词作动词,合群;A项,名词作状语,向东;B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C项,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之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千古风流人物 B.一时多少豪杰C.大江东去 D.回首向来萧瑟处【解析】选B。A项,古义:杰出的;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C项,古义:长江;今义:大的河流。D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
5.名句默写①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③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答案:①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②一尊还酹江月③何妨吟啸且徐行④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回答6~7题。6.试分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为此词的首句,是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答案:“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下声势。
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是一首怀古词,此类词的主旨多是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抓住怀古内容,联系作者和背景,全面理解,概括出诗歌的主题思想。答题格式:诗歌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有何评价。答案:本词通过对赤壁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仰慕之情,表达了因年岁将尽而产生的人生苦短和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二)阅读《定风波》一词,完成8~9题。8.怎样理解“莫听”和“何妨”两个词语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反映出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对前一句的延伸,“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了挑战色彩,也就是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答案:“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诗句的悠然信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9.“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并不是真的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而行比骑马还要轻快,只是作者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竹杖芒鞋”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用它行路,难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但既然在作者眼中“也无风雨也无晴”,那“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感觉也就很自然了。
10.词的上片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接着五句是回忆镜头,作者联想到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词人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以虚衬实,用实写虚,表现出快哉亭上所览之景的高远空濛的意境。
(或: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作者由眼前快哉亭之景忆起自己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风景:江南烟雨、杳杳孤鸿,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作者借此来比拟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突出二者相同的意境。这种忆景写景的笔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11.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这首词“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这句评语中的“超旷”表现在下片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首词写景意境开阔高远,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②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格调豪迈雄健。尤其是结尾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和豁达豪迈的情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③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纵横捭阖的特点。
12.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1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四、语言表达14.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再写两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必须点出诗人,用上诗句。 我喜欢具有超世之才而又处变不惊的苏轼,虽渴望“樯橹灰飞烟灭”的伟业,但更渗透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和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再选取两位诗人,用他们的诗句写出他们性格的两个不同侧面。注意句式与例句相似,整句构成排比。
答案(示例):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但“不肯过江东”才是巾帼的胸怀 我喜欢意气豪迈而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任选其一即可)
15.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说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答: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和得体的能力。解答时,应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去分析语句所隐含的深层意思。
答案:(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3 张衡传课文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2 苏武传背景图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图片ppt课件,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