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3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3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3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3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3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3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35)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3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根据要求默写。(7 分)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静夜》。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
“剪烛西窗”已成为朋友久别相聚的代用语,请写出《夜雨寄北》中与之相关的诗句。
( 4 )《浣溪沙》一词中表现对春光易逝而无可挽留的无限惆怅、婉惜之情的诗句是。
(5)一位老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坚持看书学习,治学观点仍然紧跟时代,新颖独到。他说他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
( 6 )《 泊秦淮》 中对不顾国家艰难, 只贪图享乐的现象表现极大愤慨的诗句是 。
“离情别恨”是古诗词中经常咏唱的内容,结合你的积累,能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来吗?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由拼音写出汉字。(3 分)
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3 分)
A、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和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辍。 改为
B、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棵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
滑稽(
)
颓(
)唐
枯涸(
)
静 mì(
)
mìn (
) 灭
zhuó (
) 洗
等候小鸟孵出来。 改为
C、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惺惺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改为
4、下列词语在课文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2 分)
A、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又作:“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C、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5、下边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 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散步》)——“我”是个孝儿, 从小听话,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 整个世界。”(《散步》)——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一句话用夸张的写法,表现皇帝重视自己容 貌的性格特点。
D、“吹着喇叭,唱着凯歌”生动形象地写出蚊子得意忘形的情形。
6、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3 分)
①问小学生:
②问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③问六七十岁的老人:
7、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3 分) 除了你的脚印
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8、根据下面句式,仿造两句话。(注意描述对象的特点和精神)(2 分)例: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二、阅读(27 分)
(一)(14 分)挂在墙上的童年
刚交新春,寒气未尽,风筝却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晴空。原野上时不时地扬起孩子们的笑声。 风筝,令人不无眷顾地记起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孩子刚进入初中二年级,教师家访便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关键年级,关系到将来升 学,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和妻当然坚决照办,可学期完结,成效甚微。我很生气,也十分 着急,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过 85 分。在我的责令下,孩子噙着泪水订出了学习计划。
除夕,我和妻忙着准备过年,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 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一会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擎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 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见此情景,我气往上冲,抢步上前,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半是惊吓,半是疼惜自己的风
筝,“哇”地一声号啕大哭起来。妻心软了,赶忙夺下风筝,连连哄拍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拭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以后,他竟没再看风筝一眼,也没提起放风筝的事。我很欣赏孩子的自制力,妻也向我夸孩子有志气。
从此,我对孩子的学习盯得更紧了。一天,照惯例检查孩子作业,看到整整齐齐的书写,老 师画上的道道红钩,我喜不自胜,连忙递给妻看。我俩对视一眼,会心地笑了,感到无限欣 慰。看完数理化作业,再拿起作文本。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么?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九十分?”
妻见我大惊小怪,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凑过来一起看。随着视线的扫描,看着看着,我
的心渐渐抽紧。倏地,一滴热乎乎的东西滴落在我的手上,妻哭了。从她的泪眼里,我分明 觉察到几丝怨艾和谴责。
孩子在作文中记述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能理解当父母的一片苦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我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地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式的叹惜:“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的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此时我眼前不由叠印出孩子苍白瘦削的面容,失神困倦的眼睛。他的早熟分明留下了被摧折 的印痕!在此之前,我怎么一点也未察觉呢?无限愧悔,百感交集,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想买风筝而不可得。眼下,孩子买到了风筝却又不能放! 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
更使我不安的是,这之后,无论我暗示或直接动员孩子,他都不愿放风筝。他的兴趣似乎完全变了,变为全身心倾注在对前途的拼搏和追求上。他成熟了?还是成熟得太早了?
“难道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当父亲的吗?”在深深的愧悔中,我试图从情感的罗网中解脱出来,但愈是挣扎,愈感惶惑。我想,像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 安然自释么?
唉!孩子的童年被我挂在墙上而我的中年又被挂到了什么地方呢?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来,无限惆怅地望着蓝天上的风筝……
1、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告诫()谴()责擎()着惶惑()
2、第三自然段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是指一件什么事情?表达孩子怎样的心情?
(2 分)
3、文中是什么使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悔?(2 分)
4、文中加点的“错位”和“失调”,怎么理解?(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 分)
(二)
①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 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 45 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 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 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 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 1984 年 3 月 19 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 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 1989 年 7 月 11 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 2~3 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 13.6 厘米。此外,1989 年 10 月 17 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受到了与地震
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 失。
1、根据第①段文字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1 分)
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 之一。
A、灾难B、危害C、灾害2、第②段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长句,请改为意思相同的两个短句。(2 分)
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
提供了有利条件。
提供了有利条件。
3、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的说明方法, 第③段的说明顺序是 。(3 分)
4、文中提到地震发生前,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将会出现的异常情况有以下三种:(3 分) (1)、
、
、
5、文中提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有:(2 分)
(1)
(2)。
6、请用“∥”线为本文划分层次。(2 分)
①②③④
(三)文言阅读(8 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到、及)。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同
县人)大姓文不识(一个姓文的人),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
勤学而无烛。而: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偿: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一句话的意思(2 分)
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用四字词语作答)(2 分)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何启发?(2 分)
四、作文(40 分)
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这一学期在你的学习生涯中也许是最不寻常的。它让你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也使你困惑, 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请以“上中学以后”为话题,把你上中学后感受最深的事写出来。字数 600 字左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35),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完成 1~6 题(30 分),阅读下面文章,作文,文言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35),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35),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课外现代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与古诗文默写,综合实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