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6)(新人教版07版必修4)

    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6)(新人教版07版必修4)第1页
    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6)(新人教版07版必修4)第2页
    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6)(新人教版07版必修4)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反思,共6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2.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 教学设想:1.充分利用学生手头上已有的文言文学习资料,文字.语句上拟采用鉴赏引导下的学生自读的方法,疏通字句。2.课前布置预习。预习注意:对照注解和文言文译注资料疏通文句;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划分完璧归赵一部分的层次,列出结构提纲(小标题)。3.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介绍本文的学习目的。二.导入新课。指名朗读课文预习提示和注释1.关于《史记》的补充介绍:本纪(12 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列传(70篇):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蔺列传〉〉)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传〉〉.〈〈酷吏列传〉〉。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8篇):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是24 史的第一部。《史记》的写法和所写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背景简介:公元前三——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务。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三.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课文也就自然分成三部分。提问: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学习这篇课文要始终抓住这个重点。板书: 完璧归赵—————————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辱赵与尊赵的矛盾廉蔺交欢—————————私怨与国事的矛盾提问: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四.学习完璧归赵部分提问:(检查预习)这部分可分几层?列出情节提纲。明确:可分三层:(板书)(1)1——2段:简介廉.(2)3段: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3)4——11段:决策入秦 缪贤荐贤(4)智斗秦王 决策入秦(5)完璧归赵 毕礼而归 章台刺秦(6)(事情的经过) 迫秦斋戒(7.8)从者归璧(9)廷斥秦王(9.10)五.讲析完璧归赵之第一层(也可单独作为一部分)1.疏通文句2.讲析提问:课文的前两段是简介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传记的一般写法,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人物的出身之类。本文开头对二人的介绍与一般传记相同,但读完全文,却又感到其用意不仅如此。还有什么作用呢?明确:更重要的是突显两人地位的悬殊,影响的大小,为以后矛盾的引线。六.讲析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和缪贤荐贤一节。1.指名试讲,疏通文句。2.讲析提问:这段在情节的发展上有何作用?明确:这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也揭示了秦.赵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引出蔺相如张本。秦国愿以城求璧;赵君臣紧急商议,一,计未定,二,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气氛极为紧张。在赵犹豫不定.进退维谷的情势下,引出缪贤的荐蔺相如。从缪贤的引荐,见相如之机智。这是相如出场之前的侧面描写。缪贤的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一句话,也可作为下文的纲。.布置作业:通读全文,疏通文句。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指名口译课文第四段。二.讲析决策入秦一段。1.串讲2.讲析3.提问:这一段中哪几句是讲出使秦国的决策?明确:(议后可集体朗读)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负秦曲城入赵……归赵归纳:相如决策,解决了赵君臣不能解决的问题,见其智;愿当重任,奉璧入切,见其勇。这是一见其智。板书: 相如决策————一见其智(对话描写)愿意入秦————三.析章台斥秦一段1.表情朗读(亦可让普通话好的同学朗读),读出秦王傲慢.贪婪得意的神态,读出相如果断机智,凛然正气,不惜碎玉,以死报国的气势。2.讲析:相如怒斥秦王有理有节,作者用语言描写表现蔺相如的智勇。复取璧见其智,怒斥见其勇。二见其智勇。板书: 复取璧————二见其智勇怒斥秦王———四.讲析迫秦斋戒一段1.指名试译,然后视情况串讲。2.在秦王朝廷上,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君臣,蔺相如不卑不亢,以诈对诈,迫秦斋戒,以争取时间。三见其智勇。板书: 以诈对诈————三见其智勇(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迫秦斋戒————五.讲析从者归璧一段1.串讲2.讲析提问:秦王第二次接见,场面与第一次有何不同?明确: 第一次 第二次地点: 章台 廷(议处国政的处所)人员: 美人.侍从 九宾(礼待外宾的仪式)场面如此隆重,烘托出相如的镇定自如,也表现出相如的胜利。提问: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句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暗示对方,璧已归赵,如杀掉相如,有害无利。提问:在相如的一番廷斥下,秦王和群臣反应如何?明确:相如而嘻,发出惊呼,段无可奈何。秦王也只好自找台阶,说赵王岂……欺秦邪?最终廷见相如……归之板书: 相如既知秦国历史,又洞察秦王内心————五见其智勇针锋相对,请就汤镬———————————归纳:以上六个情节,步步展开,层层深入,置人物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刻画其主要性格特征——智勇,写待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一部分的最后两段是交代结果:相如胜利归来,秦王阴谋破产。提问:完璧归赵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原因是什么?明确:秦诈璧靠的是势,相如存璧靠的是理。秦王理屈——气馁,相如理直——气壮。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教学步骤:.讲析第三部分1.串讲3.划分情节提纲赵王赴会渑池相会 会上斗争为好结果二.讲析赵王赴会一段(15)1.其后……杀二万人,这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渑池相会的先声,赵国失地,折兵,形势险恶。2.齐读:秦王虽处劣势,段由于廉蔺之计,抗秦态度坚决,并做了周密部署,这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 1.廉颇留守赵国部署 2.相如相从3.三十日不还,立太子为王(国不可一日无主)这一段交代背景,制定对策,寥寥数笔,具见廉.蔺胆识。三.讲析会上斗争1.学生试译2.讲析: 秦王: ”“”——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秦御史:前书(不召而书)——见其预谋相如: 前(曰)前(进缶)”——显出机智秦王: 不许——不肯——不怿——为一击缶(被迫无奈)3.集体朗读:秦之群臣曰……为赵王寿提问:索十五城本来是秦为嬉的本意,作者为什么写待简略?明确:(1)秦王受惊,余悸未消,战局已乱;(2)左右皆靡,前车可鉴,群臣何敢妄为?也就不必多费笔墨。归纳:渑池会上,相如面对群秦,以寡胜众,以宾夺主,由变动变为主动,处处见胆,句句见智,作者把人写活了。4.串讲为好结果,分析从略。四.讲析廉蔺交欢1.串讲2.划分情节:矛盾发生(17.18段)廉蔺交欢 矛盾激化(19)矛盾解决(20)3.(矛盾发生.激化分析略),讲析矛盾解决提问:矛盾之所以解决,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基础,课文中用了哪句话?明确: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五.归纳:全文三件酸,表现了两重矛盾(秦赵.廉蔺),前一个矛盾的发展结果,导致后一个矛盾的爆发;后一个矛盾的解决,又服从前一个矛盾斗争的需要。这样写,人物形象逐步饱满,主题思想逐层深化,从而在勇士效果上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上课时作业二.讲析提问:作品是用哪些表达手段,从哪些不同侧面来表现相如的思想性格的?明确:(1)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2)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是反衬下文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3)廷斥秦王,秦王设九宾礼仪的隆重召见,侧面烘托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4)渑池会上,相如置工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5)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的高贵品质。提问:课文以相如为主,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全文在写相如时,或明或暗地提到了廉颇,同样提出了他在赵国的地位,表现了他的性特征。第一,开头就说他以勇气闻于诸侯。强调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写他负荆请罪,固然是受蔺相如爱国精神的感动,也是他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过的精神。第二,作者介绍廉颇是赵之良将也,一旦国家形势紧张,赵王立即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突出表明了廉颇既举足轻重之势,又不同于常人。渑池相会一段,对廉颇的描写更为明显,正是他的盛设兵以待,秦才不敢动的。第三,作品还写了他的智谋,如第二段,是廉颇蔺相如计.敦促才成行的。后来又是他建议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也正是他给了相如以强大的后援。他的性格极为爽朗,开始居功自傲,后来又负荆请罪

    相关教案

    2021学年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本文的学习目的,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习“完璧归赵”部分,讲析“完璧归赵”之第一层,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