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学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学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春江花月夜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春江花月夜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表现美好的,抒发思乡怀远之情,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展示广阔情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置身诗境”,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缘景明情”,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意境,体味诗中蕴含的“迥绝的宇宙意识”。
    [天天预习]
    1.课内词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滟( ) 甸( ) 似( )霰( )
    汀( ) 纤尘( ) 纤夫( )
    皎( ) 浦( ) 扁舟( )
    扁担( ) 徘( )徊( ) 砧( )
    碣( ) 潇( )湘( )
    2.作家作品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 。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 ”。
    1.课内词汇
    滟(yàn) 甸(diàn) 似(sì)霰(xiàn )
    汀(tīng ) 纤尘(xiān)
    纤夫(qiàn) 皎(jiǎ) 浦(pǔ)
    扁舟(piān) 扁担(biǎn)
    徘(pái)徊(huái) 砧(zhēn)
    碣(jié) 潇(xiā)湘(xiāng)
    2.作家作品
    吴中四士。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文本研读]
    (一)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2.根据诗意,写出诗歌思路结构。
    本诗可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
    第二部分为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为余下二十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的离愁别绪。
    (二)精段赏析
    1.自由诵读第一部分,思考这段诗歌写景的顺序是什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2.自由诵读第二部分,思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由天上的明月想到了什么?
    思索了宇宙人生哲理,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有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一轮“孤月”,永照长江,难道是明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吗?
    3.第二部分在整篇诗歌中有何作用?
    过渡作用,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融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对人生的思索上,并从白云孤飘的眼前景中引发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4.思考诗歌第三部分中最后八句和这之前的八句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又有何共同点?
    前八句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后八句重点写游子的悲愁和迷茫。共同之处他们都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妇托月华来遥寄相思,游子将满怀愁绪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5.春江花月夜中中心景物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月亮,结构上起线索作用,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问题探究]
    通读全文结合具体诗句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上下结合、远近结合,如开篇四句。
    虚实结合,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借事抒情,如“捣衣砧上拂还来”。
    拟人,如“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设问,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互文,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比兴,如“白云一片去悠悠”,“白云”飘忽,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即游子)。
    用典,如“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映衬,思妇与游子的相思彼此映衬
    [学习小结]
    诗歌览赏的基本思路: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课时测评]
    1.诗中哪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怜楼上月徘徊;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
    2.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
    3.月亮是诗歌的主要意象,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写有关月的,你能写出一首来吗?结合本文及所学课文思考一下月亮意象的深刻内涵?
    第一、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再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第二、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如“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江潭落月复西斜”等句;有代表性的还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第四、展示广阔情怀。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
    第五、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
    4.名句默写:
    (1) ,海上明月共潮生。
    (2)滟滟随波千万里, 。
    (3)江天一色无纤尘, 。
    (4) ?江月何年初照人?
    (5)人生代代无穷已, 。
    (6)谁家今夜扁舟子? ?
    (7)鸿雁长飞光不度, 。
    (8) ,江潭落月复西斜。
    (9)斜月沉沉藏海雾, 。
    (10) ,落月摇情满江树。
    4.名句默写: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6)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7)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9)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10)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相关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及答案,共4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长相思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长相思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登岳阳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登岳阳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四句写景,明星低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