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四单元《项羽之死》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695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项羽之死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项羽之死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翻译句子。
2.分析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翻译句子。
[天天预习]
1.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 ”。
2.项羽(前232-前202)名 ,字 ,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南郊1公里徐淮公路废黄河堤下)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自刎而死。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3.本纪:把历代 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 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是使那些 的人得以传名于后世。
[文本研读]
(一)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
1.朗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为这一段拟一个小标题,分析此段写了哪些情节?
(2)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从中可看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3)提问:垓下之围哪个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朗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分析此段写到了哪些情节?
(2)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特别是他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以看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3)提问:“请为诸君快战”这里项羽为什么说快战,而不说决战?
3.朗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1)此段写东城溃围之战,写到几次小的战斗场面?
(2)“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3)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4.朗读第四段,回答问题。
(1)为此段拟一个小标题?
(2)这一段写到哪些细节?表现了项羽的什么品质?
[问题探究]
1.提问:此文写项羽最后的战斗,文章描写了哪些场面?
2.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课时测评]
1.重点实词
①期山东为三处 ②辟易数里
③与其骑会为三处 ④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⑤平明,汉军乃觉之: ⑥力拔山兮气盖世:
2.重点虚词
(1)若:①虞兮虞兮奈若何 ( ) ②吾为若德( )
(2)于:①籍独不愧于心乎( ) ②然今卒困于此( )
(3)之:①常骑之( ) ②汉军乃觉之( ) ③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④天之亡我 ( ) ⑤非战之罪也( )
(4)乃:①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5)为:①吾为公取彼一将( )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3.通假字
①其皆伏曰:“如大王言。” ②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
4.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西门豹冶邺学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大铁椎传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三段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项羽之死学案,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