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课件(66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课件(66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你记住了么,课堂练习2,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练习提升,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 准确
翻译出的现代文要表意明确 ,语言流畅,语气不走样,不能有语病。 通顺
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1、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不便用意译。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A.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如:“《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总结一: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3、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4、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去来江口守空船填然鼓之
(结构助词,句末语气词)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被事物拘束,而能够和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例: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⒉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古今异义)
在草地上,在露水里(名作状)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 兴盛
使 灭亡
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般指把原文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看似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换成对应的两个双音节词
例:⒈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不能、走路 成人,自立(拆—单换双)
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妻子、儿女(拆—单换双)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译:第二是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字字落实 留删换
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 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在文言文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
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
③竖子,不足与 谋。
④今以钟磬置 水中。
①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文从句顺 调补贯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 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 ;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 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 , 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 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 )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句式 , 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
句子省略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课堂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
1 、天下雨,脱去白色的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 2 、如果刚才使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狗,回来时却是只黑狗,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 ——《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 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 ③扞(hàn):保卫。
翻译:(张弘范) 坚持索要 (招降张世杰的书信), (文天祥) 于是 书写了 《过零丁洋》 一诗 给 了 他。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
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 留 删 换 调 补 贯
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调 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因为:(1)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2)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疑问语气、及固定句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2)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 我 哀也。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要有踩点得分的意识,洞悉命题者想考你什么
找出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准确翻译
关键词句不落实,就会徒劳无功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①曾子衣 敝衣 以 耕。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于)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曾子穿着 破旧的衣服 从事耕作。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在他面前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言文单音词多,翻译时应逐字对照。在文言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表达准确 、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复音节词或短语。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明”翻译为“阐明”。“大”翻译为“重大意义”。“重”翻译为“重要作用”。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佐”翻译为“辅佐”。
“筑”翻译为“修筑”。“守”翻译为“把守”。
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孰)更快乐呢? 练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庭院周围砌上垣墙”).
也叫“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瑰”翻译为“珍贵”。“观”翻译为“景象”。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索”。“首”翻译为“头颅”。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翻译为“监督”。“振(通震)”翻译为“威吓”。
即对有些词的翻译与对其的解释是不同的,要加以区别,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
“奄”解释为“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占有”。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絜”解释为“衡量”,而翻译应为“比比”。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盛”解释为“多”,而翻译应为“热闹”。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翻译为“做官的人”。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文言词语。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比喻用法,翻译为“像云一样地”。“响”,比喻用法,翻译为“像回声一样地”。“景”,比喻用法,翻译为“像影子一样地”。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用典故,翻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
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帝号、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器具等)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不必翻译。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将文言文中的习用语改换为现代说法。
“邑”改写 翻译为“县”,“庠”改写翻译为“学”。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促织”改换为“蟋蟀”,“岁”改换为“年”。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业根”改换为“祸根”,“而”改换为“你”,“翁”改换“爹”,“汝”改换为“你”。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为使译文准确、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郑穆公使(人)视(于)客馆,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
审视之,(之)短小,黑赤色,(成)顿(觉)非前物。
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之”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均无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部分文言虚词以及偏义复词中起陪衬作用的衬字,无实际意义。翻译时,应删去不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夫”是语音助词,起提起下文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偏义复词, 其中“息”无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只想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损失。(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早晚辛勤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 。(4)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件。(5)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的深度。
“至何”翻译为“到什么地方去”。
文言文中几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调整为“豫州今欲至何?”
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翻译为“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调整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和骨头”。
可翻译为 “ 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 ,我便独自一个人守着空船在江口盼望着;船儿常在明月照耀下的寒冷江面上漂来泊去 。可哪里有丈夫的踪影啊。”
对言简意丰的句子加以扩展。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可翻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
文言文翻译需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如1999年高考第14题“在郡多有出息”中 “出息” 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前途 ,有志气”的意思 ,而是文言文中的“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
2、充分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正确的语序应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同时还应保持原文语气,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
3、看清上下文的意思和关系。认真领会原文,要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 ,把句放到篇中去理解 ,不要望文生义。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绝境”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 “没有出路” 、“无法生活” ,因为从全文看 ,那里是“世外桃源”,不会生活无着,“绝境”当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
4、一般词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其中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比用直译好。
文言难句是文言词按照一定的文言句式组成。文言难句翻译之“难”,主要在于对文言词义和句式的理解有困难。其中,文言词义的理解难度更大,因为有很多文言词义跟现代汉语词义不一样,不容易理解。词义不能理解,句意也就不能正确译出。必须准确理解文言词义,这是解决文言难句翻译问题的关键 。文言词义的理解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有的词古今意义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准确理解。
例如,“去”的今义常用是“到……去”,而古义常用是“离开”,动作趋向古今恰恰相反。《荀子·致士》:“ 川渊枯则鱼龙去之 。”译为“河流干枯了,那么鱼和蛟龙就离开这里。”
又如,“偷”今义常指“偷窃”,古义常解为“苟且”、“马虎”。《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译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粮仓即使充实,对农业也不马虎。”
有的文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理解有误,也容易导致文言难句翻译的失误。
例如,同是“兵”这个词,在汉贾谊的《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句中,“兵”指的是“兵器”;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四十万”中,指的是“军队”。这就需要仔细辨识。
有的文言文选段常常牵涉到古代礼俗、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文化知识,在文句翻译时也要留意,以免弄错。
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是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使动;形容词活用为意动、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即前面所讲的各种活用情况)
所谓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时利用同音或音近(也有不同音和音不近的)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与我们的现代汉语不同,要注意分辨。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中的“父兄”就只有“兄”的意义。
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王冕)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垄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 ?” 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 ,坐佛膝上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文言翻译的方法,王太傅,即学即用,固定法,练习提升,参考答案,贬职的词语,表官职调动的词语,代理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与翻译技巧课件,共27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翻译方法,了解原则和标准,掌握翻译方法,物品名,古今通用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