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4.5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10/125723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4.5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10/125723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4.5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10/125723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五节 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五节 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游戏,值日生收拾器材,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 授课教师:合肥市育新小学李尔敏 《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会一些简单的爬越技能,说出起越障碍物的动作要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予以灵活运用.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上下肢力量.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顽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增强合作互助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课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主要教法与措施 1 1.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2.游戏:体能游戏站。1.100%的学生学会双手支撑,蹬地上器械爬越障碍物的方法。2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协调、灵敏、力量等素质。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品质。重点:双手支撑,蹬地上器械。 难点:动作协调、落地轻巧。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2.分组进行练习。3.循环纠错。4.进行游戏比赛。5.放松、小结。 2 1. 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2.游戏:手捉脚腕走。1.学生两手抓器械,膝腿支撑爬越障碍物的方法。2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协调、灵敏、力量等素质。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品质。重点:两手抓握器械,膝腿支撑。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1.讲解示范两手抓器械,膝腿支撑的方法。2.分组进行练习。3.循环纠错4.优生示范。 31.爬越斜坡的障碍物。2.游戏:春种秋收。1.学生学会控制重心爬越斜坡障碍物的方法。2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协调、灵敏、力量等素质。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品质。重点:掌握重心。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1.讲解示范控制重心的方法。2.分组进行练习。3.循环纠错4.优生示范。4考核 完成考核任务,检查教学效果。 能够顺利完成考核任务。1、做好准备活动。2、宣布考核要求及标准。3、组织测试。安全措施课前检查好场地器材。2.做好跑的专项准备活动,特别是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的活动。3.不装物品,胸口不挂物品,服装、运动鞋、场地要符合上课要求。4.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突出“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形式、优化环境、发展体能”的指导思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爬越教材的特点,以“小学体育兴趣化”为引领,注重情境创设,器材创新,游戏多样,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感知和体验不同高度、不同器材的多种爬越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科知识、个人经验、技能学习与人格健全的整合。二、 教材分析攀爬能力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主要是运动以前学过的爬越的动作方法和技能,在平面或斜面上进行爬越练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下肢、躯干肌肉、关节、韧带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三、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改班级在以往的体育课中学习了队列队形、短跑、篮球、跳跃等内容,班级学风良好,针对以上特点,本节课将采用情景教学、分组练习、游戏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爬越跳箱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攀爬的能力,并且能够完成一定高度的爬越练习。四、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100%的学生学会双手支撑,蹬地上器械爬越障碍物的方法。通过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善于思考的品质。五、 教学重难点重点:双手支撑,蹬地上器械。难点:动作协调、落地轻巧六、 教学手段 本课将采用情景教学、游戏、讲解示范、自主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七、 教学流程准备部分(课堂常规-热身慢跑-游戏-热身操) 基本部分(辅助性练习-地上爬行-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爬越横箱-爬越斜坡-体能游戏) 结束部分(放松-小结-收还器材-下课)。 《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1.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与游戏2.游戏:障碍跑接力人数:32课型:新授课次:1水平: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100%的学生学会双手支撑,蹬地上器械爬越障碍物的方法。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善于思考的品质。教学重点双手支撑,蹬地上器械。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落地轻巧课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运动负荷设计意图次数时间强度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 2、宣布课的任务及要求。 3、检查服装。 4、安排见习生。 5、队列队形练习。 二、热身活动1、热身慢跑 2、游戏:巨人巨人几点钟 3、热身操(音伴)(2*8拍)1、提踵运动2、体侧运动3、体转运动4、跳跃运动5、整理运动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任务、要求。 3、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4、安排见习生。 5、组织学生队列队形练习。 1、带领学生热身跑,并口令指挥。 2、教师带学生一起做游戏 3、示范动作并口令带领学生随音乐做热身操。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2、仔细听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3、生检查服装。 4、见习生出列。 5、学生认真练习队列队形。 1、和教师一起热身跑。 2、和老师一起做热身游戏。 3、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做热身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集中思想, 精神饱满。 组织:一路纵队。 要求:注意安全,保持距离。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到位, 充分热身。1 1 2 2分钟 2分钟 4分钟 小 中 中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好习惯。课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运动负荷设计意图次数时间强度基本部分 一、辅助练习 1.支撑分腿跳2.支撑并脚前后跳3.支撑前后跳 二、学习《爬越横箱》动作要领:双手抓握纵放或斜放器械的一端成跪撑,爬行到另一端跳下。 口诀:一抓 二撑 三爬行安全跳下轻又稳 保护与帮助:站在横箱一侧,手扶练习者上臂,协助练习者爬越。 1.教师组织学生做支撑分腿跳练习。2.教师组织学生做支撑并脚前后跳练习。3.组织学生做支撑单脚前后跳。 1.挑战第一关:组织学生复习爬行练习。 2.挑战第二关: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爬越四层高的小垫子。 3.提出问题:“爬行时用哪些部位发力? 4.教师巡回纠错,并指导。 5..挑战第三关:组织学生分组爬越横箱。 6.集体纠错,再练习。 7.优生展示。 1.学生积极练习支撑分腿跳。2.学生积极练习支撑并脚前后跳。3.积极练习单脚前后跳。 1.学生复习爬行技能。 2.学生自主爬行,并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3.学生分组练习爬越四层高的小垫子。 4.学生积极练习,并认真听老师纠错。 5.学生分组爬越横箱。 6.学生针对错误再练习。 7.优秀学生进行展示。 组织:八路纵队 要求:认真听讲 积极练习 组织:四路纵队 要求:注意安全 积极思考 组织:四路纵队 要求:注意安全 勇于挑战 3 2 2 1 3 2 13 3 5 1 5 5 1大 中 大组织学生体会双手支撑、用力蹬地的感觉。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爬越障碍室身体的发力位置一级发力方法。课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运动负荷 设计意图次数时间强度 三、游戏:障碍跑接力。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听到发令后迅速起跑,跨、绕前方的障碍物,原路直线返回和第二人击掌,依次类推,先完成队获胜。要求:1.起跑不能踩线。2.碰到障碍物必须还原再继续。1.教师体能游戏规则和方法。 2.教师做示范。 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 2、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3、学生积极练习。 组织:八路纵队 要求:认真练习 团结合作 2 5 大 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音伴)。 二、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值日生收拾器材。五、下课。1、带领学生集体跳放松舞,进行身心放松。 2、师生共同评议。 3、布置家庭作业。 4、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5、宣布下课。 1、模仿教师动作,进行身心放松。 2、师生共议。 3、认真听老师布置家庭作业。4、值日生收拾器材。 5、与老师再见。组织:四路纵队 要求:动作轻快, 身心愉悦。 1 4分钟 小 通过放松舞,使学生尽快恢复身心。 场地器材 1.口哨1个2.垫子若干3.音箱一个4.跳箱4个预计心率曲线图 练习密度:50%-52%练习强度:中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五节 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攀登与爬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六章 球类活动第三节 乒乓球游戏教案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五节 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学情与校情分析,教材选择与目标确定,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课的设计思路与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