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水的行星,按水体分类,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冰川时地球淡水的主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1.了解水圈的特点、地球上水的类型及水体的分布。2.准确分析水循环的原因、过程,和三种主要水体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水循环的影响4.了解洪涝灾害的防止以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及影响
1、按存在状态分为固态、液态、气态。
它们分布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大气中也存在少量的水,基本上是以水汽的形式存在
主要成分:约占全球水量的97%
与人类密切相关(主要为淡水)
河水湖泊水冰川沼泽水地下水
水量还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主要分布: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是人类利用最多的淡水资源,水量占全球淡水水量的0.3%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是最大的咸水湖
(水量还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1.概念: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永无止境的循环运动
外在动力:太阳能和地球重力内在动力:固、液、气的三态转化方式: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
1.长江三峡所影响的环节是哪一个( )A.⑥ B.④ C.⑤ D.①2.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④ B.④⑤ C.⑤⑥ D.④⑥
3.修建鱼鳞坑所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B.降水、水汽蒸发、下渗C.降水、地下径流、下渗 D.水汽蒸腾、下渗、地下径流
下图为水循环主要环节与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地表径流 C.水汽蒸发 D.地下径流5.能过实现陆地水汇入海洋的环节是( )A.①——地表径流、②——地下径流B.③——地下径流、④——地表径流C.②——地下径流、③——地表径流D.③——地表径流、⑤——地下径流6.黄土高原地区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主要作用是( )A.增大①、减少② B.增加②、增加③C.减少③、增加④ D.减少④、减少⑤
解析:①为水汽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⑤为地下径流第四题:由图可知,①为由海洋到大气、由地表水到大气,所以可得知①过程为水汽蒸发,故第四题选C。第五题:由陆地汇入海洋可以由地表径流到达海洋,也可从地下径流到达海洋,故第五题选D。第六题: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主要作用为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总结:1.修建大坝所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为减少地表径流2.修建树木的作用是为了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3.跨流域调水主要解决的是改变地表径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①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是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来意生存的资源。(直接)②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直接)③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使得不同维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直接)④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状态。(间接)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
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及水、淹没的现象
修建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
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集体备课课件ppt,共48页。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1,典例2,典例3,典例4,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优秀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遭遇洪涝灾害怎么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