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1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7966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ppt课件
展开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______ 弘毅_______ 枉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______________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知者利仁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找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特殊句式:仁以为己任
5、翻译下列句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阅读1、2、4语段后,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讲解完第5、6语段,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仁”是内在的自觉实践
“恕”(忠恕)是仁的实践原则
“近取譬”是普通人实践仁的方法
做到仁并不难,可怕的是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
约,是穷困、困窘的意思。孔子说:“不仁者不能长期处在困窘潦倒之中,也不能长期处在富贵安乐之中。”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达到仁这种境地的人,不能长期忍受困窘潦倒之苦,“久困则为非”(《论语注疏》),因而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君子可以固穷,但“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二),小人处在困境中则什么都会去做了。同样,没有达到仁这种境地的人,在长期的富贵安乐中,会骄淫佚乐,丧失本心。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是仁者,根本是做不到的。
“仁者安仁”,仁者能安处仁道。不管在穷困中,还是在富贵中,仁者能“贫而乐,富而好礼”,仁者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仁者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仁者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仁者的内心充足,安贫乐道。所以,仁者能安仁。智者就不同了,“智者利仁”,智者知道仁对他有利,所以便去行仁道。仁者智者,一个以仁为本,一个以仁为用。仁者是自发的,智者是自觉的。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仁者有内部动机,智者靠外部激励。仁者智者,如果二合为一,那人生修养就完美了。
如果换位思考,可以怎样想?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两人都大有收获. 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这些人怎么钓都毫无收获. 那两为钓鱼高手个性很不相同.其中一人性格孤僻,不爱搭理人,独享垂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 豪放 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很多鱼,每十尾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
双方一拍即合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群人中,同样也传授垂钓技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的钓鱼高手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指导垂钓者,但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筐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 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为人们服务的乐趣,闷钓一整天,收获远没有同伴多.
请你分析这两个垂钓者的行为?
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1、"仁"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请把自己有关"仁"的体会用文字写出来,与其它同学们交流。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才能够实现"仁"。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晋灵公不君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晋灵公不君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课文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非攻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非攻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请同学们为课文断句,请同学们试着翻译全文,解读墨子“非攻”意义,狐假虎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掌握,什么是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