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单元教案、一课一教】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单元教案、一课一教】,共17页。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课时1 小兔请客教学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它想请你们参加它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师: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它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它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 20 + 30 = 50 ┆ ┊ ┆ 加数 加数 和 4.师: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它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它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 它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了?(指名提问题) 5.师: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 (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2)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50-10=40 6.师:加法算式里各数都有名字,减法算式里各数也有名字,你能给它们也起一个名字吗?请学生说出减法算式里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50 - 10 = 40 ┆ ┆ ┆ 被减数 减数 差 7.请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提高。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4题)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5题) 4. 看一看,填出答案。(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2 采松果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 1.96是由( )个十和( )一组成的。 2.6个十加3个十,和是( )个十。 3.46比40多( ),20比54少( )。 4.写出个位是5的数( ),( ),( )。写出十位是3的数( )( )。 先找规律再填数:56,52,48,44,( ),( ),32。 读数和写数都从( )起。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 8.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9.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比最小的两位数多( )。 10.在下面的( )里填数,组成得数是15的算式。 ( )+( )=15 ( )-( )=15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年小松鼠的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起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2.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4.该怎么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5.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指名学生列式:25-4=21,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略)四、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五、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3题,问: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1)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3)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同桌一起分享一下。课时3 青蛙吃虫子教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2.探究解决方法。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板书:56+30= (2)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数小棒的方法) (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因此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 (1)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2)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2.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5题。 (1)38只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你们听,它们唱得好听吗?(2)青蛙们唱完了,它们都回家了,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5只)对,那你们知道跳下去多少只吗?(3)怎么样列式计算?讨论一下。 3.学生要去春游,口渴想喝水,箱子里只有30瓶水,但是某小学却来了42名同学,你们说,这些水够不够他们喝呢?还缺多少?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6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课时4 拔萝卜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根据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列式计算为20+40=60(个)。 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列式计算为30+6=36(个)。 3.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会计算吗? 二、新知探究。 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3个萝卜。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组内说一说。 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 (1)先算20+30=50,再算3+6=9,最后算50+9=59。 (2)36+20=56,56+3=59,列式子计算时,把6和3对齐,2和3对齐;因为6+3=9,2+3=5,所以得数是59。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列坚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注意要把数位对整齐。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讨论汇报。先在计数器上拨36,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2,在十位上拨上3,就知道是59。 6.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道加法问题。 (2)25+71,6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 (3)学生先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 1.请你试着在本子上列竖式。(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37+12= 5+63= 72+27= 2.键盘上有36个黑键,52个白键,一共有多少个键盘? 思考:你准备如何列算式,如何解答。 (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2题)3.有55只天鹅,又飞来14只,你准备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你想怎么样解决它呢?(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4题)四、课堂小结。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课时5 收玉米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其他同学能不能听明白? (1)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在十位上拨5;7表示7个一,在个位上拨7;再拨42,十位上拨4,个位上拨2)为什么在十位上拨4,个位上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2)算一算。 怎样算出57-42=?A. 57-40=17 17-2=15 B. 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57-42=15 5 7 - 4 2 1 53.让学生来说。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哪些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4.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课时6 回收废品教学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2.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 5.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 列式计算是13+3=16(个)。 6.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列式计算是13-4=9(个)。 7.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的第2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的第5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的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的第3题。 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