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课堂小测 酸和碱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80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课堂小测 酸和碱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80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课堂小测 酸和碱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807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课堂小测 酸和碱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课堂小测 酸和碱,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1天津]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 )
A. 苹果:2.9~3.3 B. 橘子:3.0~4.0
C. 葡萄:3.5-4.5 D. 玉米粥:6.8~8.0
2. [2021株洲]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食物均呈酸性
B. pHNaOH>Ca(OH)2
B. KOH >Ca(OH)2>NaOH
C. NaOH > Ca(OH)2>KOH
(2)强酸制备弱酸规律
较强酸能制备较弱酸。已知酸性强弱:HCl>H2SO4>H2CO3>H2S,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K2CO3+2HCl=== 2KCl+H2O+CO2↑
B. Na2SO3+2HCl=== 2NaCl+H2O+SO2↑
C. Na2CO3+H2S=== Na2S+H2O+CO2↑
(3)物质命名规律:
某些类别的物质命名与化合价有关。如: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磷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H3PO2,其中H3PO4为磷酸,则H3PO2的名称为 。
13. (10分)[2021潍坊]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 。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②(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H++OH-=== H2O。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4. (10分)[2021广东]某兴趣小组探究与稀盐酸的反应。
(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 。
(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Ⅰ:Mg
猜想Ⅱ:Mg(OH)Cl
猜想Ⅲ:Mg(OH)2
【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
【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 性,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 (8分)[2021吉林]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 某些 反应。
(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 ;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探究】
【反思与评价】
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 。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四、计算题(共8分)
16. (8分)[2021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
(3)溶液X的溶质是 。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
单元小卷 酸和碱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 [2021天津]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D)
A. 苹果:2.9~3.3 B. 橘子:3.0~4.0
C. 葡萄:3.5-4.5 D. 玉米粥:6.8~8.0
2. [2021株洲]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 所有的食物均呈酸性
B. pHNaOH>Ca(OH)2
B. KOH >Ca(OH)2>NaOH
C. NaOH > Ca(OH)2>KOH
(2)强酸制备弱酸规律
较强酸能制备较弱酸。已知酸性强弱:HCl>H2SO4>H2CO3>H2S,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C。(填字母序号)
A. K2CO3+2HCl=== 2KCl+H2O+CO2↑
B. Na2SO3+2HCl=== 2NaCl+H2O+SO2↑
C. Na2CO3+H2S=== Na2S+H2O+CO2↑
(3)物质命名规律:
某些类别的物质命名与化合价有关。如: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磷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H3PO2,其中H3PO4为磷酸,则H3PO2的名称为次磷酸。
13. (10分)[2021潍坊]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Fe2+(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②(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SO42- (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H++OH-=== H2O。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Ag++Cl-=== AgCl↓ 。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 H+(用符号表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4. (10分)[2021广东]某兴趣小组探究与稀盐酸的反应。
(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 MgCl2+H2↑ 。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氯化镁可溶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Ⅰ:Mg
猜想Ⅱ:Mg(OH)Cl
猜想Ⅲ:Mg(OH)2
【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
【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 酸性,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Mg(OH)Cleq \(=====,\s\up7(△)) MgO+H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 (8分)[2021吉林]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 AlCl3+3H2O。
(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探究】
【反思与评价】
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稀硫酸 。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四、计算题(共8分)
16. (8分)[2021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CO2。
(3)溶液X的溶质是NaOH、Na2CO3、Na2SO4。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
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为7.02 g。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橘子
西瓜
鸡蛋清
肥皂
炉具清洁剂
pH
1~2
3~4
6-7
7-8
9-10
12~13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
(填物质名称)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猜想Ⅰ不成立
实验2
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
滤纸条变红
猜想Ⅱ_ _
实验3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
变色硅胶由 粉
猜想Ⅲ成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
b.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橘子
西瓜
鸡蛋清
肥皂
炉具清洁剂
pH
1~2
3~4
6-7
7-8
9-10
12~13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填物质名称)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猜想Ⅰ不成立
实验2
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
滤纸条变红
猜想Ⅱ____成立____
实验3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
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猜想Ⅲ成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
b.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课前小测第10课时酸和碱(二)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课前小测第9课时酸和碱(一)含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10课时酸和碱(二)小测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