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u-64 O-16 Mg-24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涂黑)
1. 在古代,古丝绸之路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冶炼生铁B. 烧制陶瓷C. 纺织纱布D. 粮食酿酒
2.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B. 加热液体
C. 滴加液体D. 点酒精灯
3. 在厨房做红烧肉的时候,为了使烧出来的肉更香,向锅里面加入了少量的白酒和食醋,生成了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和水,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属于有机物
B. 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C. 白酒和食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4. 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易失电子B. 易形成阴离子
C. 阳离子D. 化学性质稳定
5.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6.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A. AgNO3和Cu(NO3)2B. Cu(NO3)2和Fe(NO3)2
C. AgNO3和Fe(NO3)2D. Fe(NO3)2
7.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B. 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 224D.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8.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和c是反应物B. d一定是催化剂
C. X=2.0g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9.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碳原子___________;
②2个镁离子___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物都是氧化物化合反应:___________;
②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10.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___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1. 下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____
(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目的是___。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12.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甲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A、B、C、D、E、F、G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F是胃酸里的主要成分,G溶液显浅绿色。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甲+B:___________;
②甲→E:___________;
③甲→C:___________。
三、实验题与探究题(本题只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
13. 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用a、b、c、……等表示),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的理论值更多,你认为超过理论值的氧气可能来源于___________;
(4)他们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4. 实验室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是澄清的石灰水和纯碱溶液.
现在提供下列试剂:①无色酚酞溶液;②碳酸钾溶液;③稀盐酸;④硫酸铜溶液;⑤氢氧化钡溶液;⑥硝酸钾溶液;⑦氯化钡溶液.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试剂,用三种方法鉴别两种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共6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
15. 铜镁合金常用做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黔东南州2021年中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三)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u-64 O-16 Mg-24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涂黑)
1. 在古代,古丝绸之路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冶炼生铁B. 烧制陶瓷C. 纺织纱布D. 粮食酿酒
【答案】C
【解析】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冶炼生铁中碳和氧气在点燃等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纺织纱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粮食酿酒,生成的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B. 加热液体
C. 滴加液体D. 点酒精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读数时应眼睛平视,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防止试管脱落,且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
D、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用燃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时,可能会引起火灾,故D错误。
故选:A。
3. 在厨房做红烧肉的时候,为了使烧出来的肉更香,向锅里面加入了少量的白酒和食醋,生成了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和水,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属于有机物
B. 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C. 白酒和食醋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酸乙酯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乙酸乙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
C、白酒和食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4):(16×2)=48:32=3:2,故D错误。故选A。
4. 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易失电子B. 易形成阴离子
C. 阳离子D. 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A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选项B正确;
C.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不是阳离子,是阴离子,故选项C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5.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叙述正确;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很小,叙述正确;
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叙述正确;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分裂,叙述错误。
故选D。
考点:微粒的基本特征
6.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A. AgNO3和Cu(NO3)2B. Cu(NO3)2和Fe(NO3)2
C. AgNO3和Fe(NO3)2D. Fe(NO3)2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铁能与AgNO3和Cu(NO3)2发生置换反应分别生成Ag和Cu两种单质,但两者均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铁粉过量,AgNO3和Cu(NO3)2完全反应,滤液中只有生成的Fe(NO3)2这种物质。故选D。
7.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B. 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 224D.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中乙物质为氧气,属于单质;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丁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2;C选项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O: 224 ,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选择C
8.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和c是反应物B. d一定是催化剂
C. X=2.0g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此项不正确。
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可解得X=1.2g 。此项不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此项正确。
故选D项。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9.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碳原子___________;
②2个镁离子___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物都是氧化物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
②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答案】 ①. 2C ②. 2Mg2+ ③. N2 ④. H2O ⑤. ⑥.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原子:2C;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2Mg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化学式为:H2O;
(2)①反应物都是氧化物的化合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分解反应,如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___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①. 贫血 ②. ③. Fe2O3或Fe3O4或FeO
【解析】
【详解】(1)缺铁会导致贫血,故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贫血而实施项目;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铁元素与氧元素可以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等,故填:Fe2O3或Fe3O4或FeO。
11. 下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____
(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①.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②. 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 防止液滴飞溅 ④. 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 ⑤. 火星四射
【解析】
【详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太少等)。
(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液滴飞溅。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12.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甲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A、B、C、D、E、F、G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F是胃酸里的主要成分,G溶液显浅绿色。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甲+B:___________;
②甲→E:___________;
③甲→C:___________。
【答案】 ①. CO2 ②. ③. ④.
【解析】
【分析】甲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甲是氧气;A、B是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A分解生成B和甲(氧气),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水,乙是氢气;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D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C是四氧化三铁,丙是铁;F是胃酸里的主要成分,F是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G溶液显浅绿色,G是氯化亚铁,代入验证即可。
【详解】(1)根据分析知,D是二氧化碳,D物质的化学式CO2。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是过氧化氢,甲是氧气,B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甲是氧气,E是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甲是氧气,C是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与探究题(本题只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
13. 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用a、b、c、……等表示),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的理论值更多,你认为超过理论值的氧气可能来源于___________;
(4)他们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分液漏斗 ②. 锥形瓶 ③. B ④. ⑤. b→e→d→h ⑥. 锰酸钾继续分解生成氧气(合理即可) ⑦. 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或铁丝过粗等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分液漏斗;仪器②为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用量筒测定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收集氧气的体积,故应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e端进入,水从d端排出,并连接量筒,故顺序为:b→e→d→h;
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的理论值更多,可能是除了高锰酸钾,还有其他物质生成氧气,如锰酸钾中含氧元素,可能是锰酸钾继续分解生成氧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变大;
(4)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可能是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也可能是铁丝表面有一层铁锈或铁丝过粗等。
14. 实验室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是澄清的石灰水和纯碱溶液.
现在提供下列试剂:①无色酚酞溶液;②碳酸钾溶液;③稀盐酸;④硫酸铜溶液;⑤氢氧化钡溶液;⑥硝酸钾溶液;⑦氯化钡溶液.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试剂,用三种方法鉴别两种溶液.
【答案】 ①. 碳酸钾溶液 ②. 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 ③. 稀盐酸 ④. 产生气泡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 ⑤. 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⑥. 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
【详解】解:碳酸钾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纯碱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碳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可以鉴别;
稀盐酸能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
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澄清的石灰水不反应,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
【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共6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
15. 铜镁合金常用做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66%;12.25%
【解析】
【分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详解】(1)最终剩余的6.6g是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的铜的质量,镁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6%;
(2)设第一次加入的50g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第一次反应的镁质量为:10g-8.5g=1.5g,
x=6.125g;
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25%。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方法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及结论
1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__________
__________
次 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
6.6
6.6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方法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及结论
1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__________
__________
次 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
6.6
6.6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二模 化学 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二模 化学 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里学院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里学院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里学院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里学院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