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2021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2021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开福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十校联考试卷
化学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 B. 滴水成冰 C. 抱薪救火 D. 聚沙成塔
2. 在今年长沙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3. 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中,体现其供给呼吸性质的是
A. 富氧炼钢 B. 医疗急救 C. 液氧炸药 D. 焊接金属
4.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现象中有关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固体
C. 将无色酚酞滴入浓氨水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 将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 五月的校园里弥漫着栀子花香,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能解析该现象的最佳说法是
A. 分子体积很小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6. 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丰富,无需节约 B. 过滤可以将硬水变为软水
C.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D. 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氧气
7. 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MnO2改变了该反应速率 D. 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8.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住在高层发现低楼层着火,迅速坐电梯逃生
B.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D. 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
9.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 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 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D.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10. 近几年来,长沙成为网红城市,各种饮品店星罗棋布,成为各类潮人新时尚。下列常见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珍珠奶茶 B. 奶盖咖啡 C. 果粒橙汁 D. “雪碧”饮料
11.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有关纯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碱的化学式为NaOH B. 纯碱难溶于水
C. 纯碱是碱而不是盐 D. 纯碱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12.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 不食用霉变的食物
C 用甲醛溶液保存海产品 D. 一日三餐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铅笔的笔芯主要成分为石墨和黏土。制作铅笔芯是主要利用石墨下列哪些性质
A. 灰黑色固体 B. 硬度小 C. 能导电 D. 耐高温
14. 厨房里的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里面的异味
B. 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好,可用钢丝球擦洗铝制高压锅
C. 铁锅易生锈,炒完菜后可将其洗净后再擦干
D. 洗洁精具有溶解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l溶液
泥沙
过滤
C
Cu粉
Fe粉
用磁铁吸引
D
KCl溶液
KОН
加入适量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三、填空填(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于2021年3月20日又有重大收获!其中5号“祭祀坑”出土的半张金面具金光灿灿、十分夺目。至今,三星堆遗址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铜器件和黄金制品。
据悉,大约在5000年以前,中国已学会用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OH)2·CuCO3)冶炼出铜,其原理主要是在熔炉内放置孔雀石和木炭,木炭燃烧,并用吹管往里送风,产生高温,熔化矿石,同时产生CO使铜析出。在铜的冶金史上,我国还有一项重大的发明,就是湿法炼铜:即用铁锅熬胆水(硫酸铜溶液)炼铜,此法炼铜到宋朝时发展到顶峰。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孔雀石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氧化铜的化学式______。
(2)遗址中的黄金制品能保存完好而未被腐蚀的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______。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湿法炼铜原理:______。
17. 酸碱中和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由于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胃液分泌过多的患者,尽量少食用汁液的pH______7(填“>”或“<”或“=”)水果,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来缓解病痛,其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18.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长年供不应求。长绒棉可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绒棉还可以用来制作纸币,人民币的主要成分就有棉花纤维。
(1)内衣具有舒适、透气、吸水性好等优点,是因为内衣大多都由_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
(2)棉花、羊毛和涤纶是常见的服装面料纤维,为了鉴别它们,可以分别点燃闻气味,其中燃烧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纤维是______。
(3)化肥对棉花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А.КСlB.Ca2(PO4)3C.KNO3D.CO(NH2)2
19.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
(2)t2℃时,甲物质溶解度为______g。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20. “碳中和”成为2021年全国两会热词。“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经高温反应炉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______。
(2)“反应、分离”过程要进行过滤,在实验室中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
(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4)在实验室中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完全吸收2.2gCO2,则理论上至少需要该NaOH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1. 已知X、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已知X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且A中元素质量比为10:3:12。根据图示推导:(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开开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填字母代号),收集装置应选______(填字母代号)。
(3)福福同学用A、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仍收集不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个)。
23. 小雅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未变浑浊,她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请你与她一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猜想假设】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猜想二:制得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实验验证】
实验一:小雅同学为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她取原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适量倒入小试管中,然后用导气管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故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为了验证猜想二,她求助化学老师得知可能是她使用的盐酸的浓度过大,浓盐酸具有______性,导致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于是她设计下图实验来验证猜想二:
如图,将A装置连接B装置后,将制得的气体通入C中,C中石灰水变浑浊。再取B中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因此,她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故猜想二成立。
【交流反思】①小雅最初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先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______(写化学式)。
②实验二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实验二结束后,小雅告诉了化学老师她的证明方法,化学老师指出她的方法存在不足,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_____。
【实验改进】发现问题后,小雅重新取B中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确认B中溶液含有氯化氢。
2021年开福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十校联考试卷
化学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 B. 滴水成冰 C. 抱薪救火 D. 聚沙成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抱薪救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现象,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点睛】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 在今年长沙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试管口和试剂瓶瓶口要紧靠在一起,错误;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手握长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手压在短柄上,故图示操作不正确,错误;
D、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3. 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中,体现其供给呼吸性质的是
A. 富氧炼钢 B. 医疗急救 C. 液氧炸药 D. 焊接金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富氧炼钢应用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
B、医疗急救应用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性质;
C、液氧炸药应用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
D、焊接金属应用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
故选B。
4.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现象中有关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固体
C. 将无色酚酞滴入浓氨水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 将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错误;
C、无色酚酞遇碱变红,浓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错误;
D、将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变为浅绿色,错误。
故选A。
5. 五月的校园里弥漫着栀子花香,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能解析该现象的最佳说法是
A. 分子体积很小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C
【解析】
【详解】五月校园里弥漫着栀子花香,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具有香味的分子不断的运动,进入人鼻腔造成的。
故选C
6. 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丰富,无需节约 B. 过滤可以将硬水变为软水
C.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D. 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时,“正氧负氢”,在负极得到氢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MnO2改变了该反应速率 D. 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
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则x=+5,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速度,此选项表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B。
8.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住在高层发现低楼层着火,迅速坐电梯逃生
B.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D. 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高层起火时不能乘电梯下楼,以防因火灾停电被困在电梯里,此选项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时应底下身子,此选项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此选项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以免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此选项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 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 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D.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是有金属都呈银白色,如铜是紫红色,错误;
B、不锈钢抗腐蚀,不易生锈,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正确;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黄铜的硬度比铜大,错误;
D、防止金属腐蚀不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等也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错误。
故选B。
10. 近几年来,长沙成为网红城市,各种饮品店星罗棋布,成为各类潮人新时尚。下列常见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珍珠奶茶 B. 奶盖咖啡 C. 果粒橙汁 D. “雪碧”饮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珍珠奶茶由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奶盖咖啡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C、果粒橙汁是由橙汁、果粒、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D、“雪碧”饮料是由水、白砂糖、二氧化碳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D。
11.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有关纯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碱的化学式为NaOH B. 纯碱难溶于水
C. 纯碱是碱而不是盐 D. 纯碱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钠盐都溶于水,错误;
C、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
D、纯碱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正确。
故选D。
12.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 不食用霉变的食物
C. 用甲醛溶液保存海产品 D. 一日三餐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亚硝酸钠有毒,不可用于腌制食品,错误;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正确;
C、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不能用于保存海产品,错误;
D、一日三餐只吃肉类不吃蔬菜,会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错误。
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铅笔的笔芯主要成分为石墨和黏土。制作铅笔芯是主要利用石墨下列哪些性质
A. 灰黑色固体 B. 硬度小 C. 能导电 D. 耐高温
【答案】AB
【解析】
【详解】制作铅笔芯是主要利用石墨的颜色为灰黑色,状态为固体,硬度小的性质。故选AB。
14. 厨房里的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里面的异味
B. 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好,可用钢丝球擦洗铝制高压锅
C. 铁锅易生锈,炒完菜后可将其洗净后再擦干
D. 洗洁精具有溶解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带有异味的分子,可吸附冰箱里面的异味,正确;
B、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阻碍铝与氧气反应。可用钢丝球擦洗会破坏氧化铝薄膜,错误;
C、铁生锈是因为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锅洗净后再擦干保持干燥可以防止铁锅生锈,正确;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错误。
故选AC。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l溶液
泥沙
过滤
C
Cu粉
Fe粉
用磁铁吸引
D
KCl溶液
КОН
加入适量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错误;
B、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
C、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可以用磁铁吸引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正确;
D、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钾和水不引入新杂质,正确。
故选A。
三、填空填(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于2021年3月20日又有重大收获!其中5号“祭祀坑”出土的半张金面具金光灿灿、十分夺目。至今,三星堆遗址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铜器件和黄金制品。
据悉,大约在5000年以前,中国已学会用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OH)2·CuCO3)冶炼出铜,其原理主要是在熔炉内放置孔雀石和木炭,木炭燃烧,并用吹管往里送风,产生高温,熔化矿石,同时产生CO使铜析出。在铜的冶金史上,我国还有一项重大的发明,就是湿法炼铜:即用铁锅熬胆水(硫酸铜溶液)炼铜,此法炼铜到宋朝时发展到顶峰。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孔雀石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氧化铜的化学式______。
(2)遗址中的黄金制品能保存完好而未被腐蚀的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______。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湿法炼铜的原理:______。
【答案】 ①. CuO ②. 稳定 ③. CuSO4+Fe=FeSO4+Cu
【解析】
【详解】(1)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2)黄金制品能保存完好而未被腐蚀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3)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和铁反应置换出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17. 酸碱中和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由于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胃液分泌过多的患者,尽量少食用汁液的pH______7(填“>”或“<”或“=”)水果,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来缓解病痛,其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答案】 ①. < ②. Al(OH)3+3HCl=AlCl3+3H2O
【解析】
【详解】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吉安地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填充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合肥市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