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822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2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822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2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822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方法
3.结晶的概念
4.判断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
课时:2课时
导学方法:学生阅读→教师总结→问题讨论→讲解总结→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概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二、课堂导学:
1.提问: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2.活动与探究
(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
(2)用硝酸钠代替氯化钠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归纳总结:
叫做饱和溶液, 叫做不饱和溶液。
结晶:
3.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或升高温度
[随堂练习]
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g,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课堂练习:
1.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氯化铵晶体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
课外练习: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中的溶质是酒精
B.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
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3.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一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4.下列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能使接近饱和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5.在一定 下,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一般方法是通过 或 。因此,只有指明 和 时,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6.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20℃时,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 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 溶液.
课后反思: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课时:2课时
导学方法:学生阅读→教师总结→问题讨论→讲解总结→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第二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概念: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导学:
[复习提问]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学生回答]
1.[活动与探究]
(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3)向100克20℃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2.固体的溶解度:
四大要素:① ② ③ ④
[提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课本P36-37)
3.溶解度曲线:
①含义:
②作用:
③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4.[讨论]
(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活命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
归纳总结:
气体的溶解度:
②五因素:
③影响因素: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课堂练习:
1.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36℃
2.影响同一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溶质的性质 B.水量的多少 C.温度 D.大气压
课外练习:
1.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2.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3.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把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C.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4.固体物质恶毒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 g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压强为 和 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时的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含义是
。
5.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在A,B,C三种物质中,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
物质是 ;
(2)在t2℃时,A,B,C三种
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
(3)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
饱和溶液,温度从t2℃降低至t1℃时,
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 。
课后反思: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溶液的浓度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