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
    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
    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根据要求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突然间,我____________,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________,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________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________的东西。
    A. 若有所思 激荡 秘密 神奇B. 恍然大悟 荡漾 奥秘 奇妙
    C. 恍然大悟 激荡 奥秘 奇妙D. 若有所思 荡漾 秘密 神奇
    【答案】C
    【解析】略
    2.(3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C.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发世间真理和深切爱的人。
    D.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答案】C
    【解析】“启发”与后面“世间真理、深切的爱”搭配不当。
    3.(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B.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D.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答案】B
    【解析】“便去拿外套”后面的逗号应为句号,话题和人称都发生了变化。
    4.(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英雄与偶像
    陈赛
    ①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坦承歌手鲍勃.迪伦是他成长过程中唯一的英雄。
    ②注意,他用的是英雄(her),而不是偶像(idl)。
    ③“英雄”这个词来自古希腊。
    ④对古希腊人来说,英雄是凡人,却创下远超凡人经验的成就,以至他死后在人间留下不朽的传说,得到神一样的崇高地位。神可以指引凡人,却不可被模仿。英雄不同。你在心中引为英雄的人,往往以一种非凡的方式践行了你所珍视的价值——这才是他们区别于芸芸众生的根本。你也许无法取得英雄的非凡成就,但他们所代表的价值是可以学习的。英雄和榜样也不一样。榜样是属于日常生活的,但英雄是点燃你生命热情的人,他们让你的视野从一时一地转移到更宽阔辽远的地方。
    ⑤那么,当我们谈偶像的时候,我们又在谈什么呢?
    ⑥“偶像”的原意,是神的造像。它更多的关乎形象,而非实质。偶像与英雄,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英雄是自我成就的,而偶像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⑦现代偶像大多是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造物。无论是为了满足个体欲望,还是集体幻想,总之我们可以购买、消费,甚至占有偶像,哪怕仅仅是占有极微小的荣光。
    ⑧莎士比亚说,有些人天生伟大,有些人成就伟大,而有些人的伟大是被强加的。偶像的“伟大”就属于第三种。
    ⑨如果说英雄呈现了人性的可能性,那么偶像凸显的则是大众媒体、社交媒体的可能性。英雄活在经典文本里,偶像活在媒体八卦里。英雄吸引的是追随者,偶像吸引的是粉丝。
    ⑩比起英雄,我们对偶像的感情更类似于宗教性的热情。粉丝追逐、崇拜偶像,前提是,偶像必须完美。所以,面对偶像,粉丝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对偶像有无限的包容力,偶像的一切都是好的;二是对偶像的零容忍度,一旦有一丝裂痕,就足以让偶像的形象崩塌。
    ⑪相比之下,英雄的人生从不缺少失败、痛苦与挣扎。事实上,他们之所以是英雄,恰恰在于其面对挫败时的坚定信念,不问得失,不计成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英雄从来不是完美的。但正因为他们有弱点、有缺陷,会犹疑、会犯错,我们才知道,他们终究是跟我们一样的凡人。
    ⑫我们之所以迷恋英雄,除了他们作为保护者的身份,还因为无论我们活得如何碌碌无为,内心深处始终相信,自己有一些潜力是未被发掘的。而英雄象征了一切我们想要拥有的品质和我们想要实现的野心。所以,我们在英雄的人生中寻找,寻找自己灵魂中沉睡的那部分。
    ⑬我们之所以需要英雄,恰恰是因为我们需要他们出现在深渊的另一侧,告诉我们这些深渊是可以跨越的。只不过,我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跨越。
    (本文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对“英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雄是生前创造伟大成就,死后有崇高地位的凡人。
    B. 英雄不可指引凡人但能被凡人模仿。
    C. 英雄践行人们心中珍视的价值,且方式不凡。
    D. 英雄能激励人以饱满的热情拓展视野。
    (2)下列对“偶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偶像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且多与形象相关。
    B. 现代偶像的产生与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有关。
    C. 作者借莎士比亚的观点指出:偶像的伟大是被强加的。
    D. 偶像吸引粉丝,偶像在粉丝心中的形象是完美的。
    (3)下列不属于“我们迷恋和需要英雄”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英雄美中也不足,跟我们凡人一样。B. 英雄是我们的保护者。
    C. 英雄引领我们发掘自身的潜力。D. 英雄引领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突破困境。
    【答案】(1)B
    (2)B
    (3)A
    【解析】(1)曲解了“英雄不同”的含义,“不可指引”应为“可指引”,语段中“你在心中引为英雄的人”、“但他们所代表的价值是可以学习的”、“英雄是点燃你生命热情的人”都在说明,英雄“可指引人”。
    (2)把原文“现代偶像大多是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造物”绝对化。
    (3)不是“我们迷恋和需要英雄”的原因。
    5.(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偶题
    朱熹①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②终日面崔嵬③。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④来。
    【注释】①朱熹:他的诗歌常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②幅巾:古代文人用一幅绢束发,这是一种儒雅的装束。③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④底处:何处。
    (1)选出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堆”字,写出了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的状貌。
    B. “幅巾”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C. “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厌倦。
    D. “只看”而“不道”的表达启示人们凡事都要追根溯源。
    【答案】(1)C
    【解析】从“终日”一问中读不出“诗人对读书生活的厌倦”,属于过度解读。
    6.(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shěn)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①,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移时:不一会儿。
    (1)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息而后一锄 息:呼吸B. 见而哂之 晒:讥笑。
    C. 此田竟月不成 竟:竟然D. 气竭汗雨 竭:尽
    (2)下列对文中斜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A.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B.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C.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D. 行者解农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夫耕田的时候,路人讥笑农夫,认为农夫耕田的方法不对。
    B. 路人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 农夫认为耕田并不困难,是路人的耕作方法不对。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答案】(1)C
    (2)A
    (3)A
    (4)我不知道用来耕地的方法,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
    【解析】(1)竟:整。
    (2)略。
    (3)应为:路人认为农夫太懒惰了。
    (4)细则:“予”、“子”“示”“术”各1分,整体语意准确通l顺2分。
    【参考译文】
    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以后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看见了讥笑他,说:“你这个农夫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这样耕田整整一个月也耕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耕她,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没有多长时间,他的力气用完了,汗如雨下,气喘吁吁,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向前到在田里。他对农夫说:“我到如今才知道耕地的不易。”农夫说:“不是耕田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迫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服也口服地离开了。
    7.(6分)阅读《朝花夕拾》的节选部分,完成各题。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1)鲁迅收到匿名信,信中开头写到“你悔改罢”,对方认为鲁迅做了什么需要悔改?
    (2)细读选文,请你简要概括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答案】(1)对方认为鲁迅能够取得合格的成绩,是因为讲义中被老师透露了题目,考试舞弊。
    (2)藤野先生是一个严谨(认真)、对学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人。
    【解析】(1)细则:事情1分,原因1分。
    (2)细则:每点2分,言近即可。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李智红
    ①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全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②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③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④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⑤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竞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
    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两层语意。
    (2)阅读②③两段,简要概括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给作者带来的不同感受。
    (3)阅读④⑤两段,作者将牡丹、桃花、海棠与蒲公英对比,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
    (4)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请结合④-⑥段的内容作答。
    【答案】(1)①蒲公英十分普通;②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
    (2)①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没精打采﹐猥琐而呆板,苍老而枯黄﹔
    ②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肥硕壮实(绚丽雍容),俗气肤浅,缺乏内在的质感﹔
    ③单位小院的蒲公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懂得隐忍和有度的伸曲。
    (3)虽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花结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4)①保持平而积极的心态;②默默而尽情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
    【解析】(1)共4分。围绕以上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共6分。围续以上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3)细则:虽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2分,或“得不到人们的欣赏”2分。若回答“没有牡丹海棠美艳得宠”,因不够上位可得1分。
    (4)共6分。围绕以上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9.(5分)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内涵,学校开展了以“轻叩诗歌大门——与诗同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读诗歌可以从题材类别、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意象特点等方面感悟作者的情感。请从《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中任选一首,具体说说你是怎样感悟出作者的感情的?
    (2)有同学认为诗歌不属于考查内容,对生活也没有帮助,没必要读诗。针对这种想法,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得少于120字)
    【答案】(1)示例:我从意象特点读懂和体会诗人情感。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联的“杨花”有漂泊无定的特点,“子规啼”有哀婉、凄凉的特点,写出了诗人对于朋友被贬的深切同情和悲伤。
    (2)略
    【解析】(1)共3分。怎样读出1分,读出具体情感2分,只需扣住一点分析。
    (2)共5分。从诗歌学习对于学习的意义和对于人生心态的积极影响方面来谈。内容不要求全面、深刻。(3分);表达方面,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分)。(如果内容方面不得分,表达方面亦不得分。)
    10.(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朱自清将春天生机盎然的画面定格在了眼里;“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史铁生将母亲坚强的画面定格在了脑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莫怀戚将温馨散步的画面定格在了心中……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画面曾触动过你的心灵,定格在了记忆中。
    请以“触动心灵的画面”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有细节描写;2.融人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4.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解析】略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共7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共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