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课件+练习
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__散文感知高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__散文感知高考课件,共27页。
一、(2020课标全国Ⅲ,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记忆里的光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
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
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
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
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
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
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
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
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
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
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
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
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
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
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
大物,喷吐着白汽,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
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
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
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
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
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
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
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
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
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
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
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
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
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
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
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
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
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
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
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
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
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队长不肯把旧挎包送人,是因为这个挎包关联着他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
段经历,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B.尽管“我”的情感体验在各段落中表现不同,但连缀在一起,就将“我”对
镰刀锤头图案“说不出的特殊感情”巧妙地“说”了出来。C.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等寻常事物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
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D.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汽、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解析 “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寻常事物成
全了‘我’的文学创作”错误。本文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
的,不是“有意形成”的。另据尾段“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
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可知,成全“我”文学创作的是“铁
锤”,即“我”锻钢打铁的经历,而不包括“火车、挎包”。
2.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答案 ①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
②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
好奇。③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
别,也感到亲切。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作者叙述儿时看火车这一经历的层次感,作答时要先定
位——第一至六段;然后梳理这一部分的脉络。第一段主要写“萌生念头”
——大同学炫耀他见火车的经历,使“我”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第二
至五段主要写“付诸行动”——小伙伴们夜间集合,急行十来里地,穿越“死
亡森林”看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火车开过来的声音;第六段抒发看火车
的感受——火车头上的图标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也引发了“我”的联
想。将以上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
分)
答案 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
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
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锤头”相关;③最后,以“全科
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情感,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解析 题干要求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是如何统摄全文的。标题“记
忆里的光”不单指火车头发出的强大光束;更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
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即人生记忆里的光。从内容上看,文章按时间顺序
写了“我”儿时看火车、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的“记忆”,这些“记
忆”都与“镰刀锤头”相关。从结构和主旨上看,结尾写“少年时代拿镰刀,
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点出了“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
应了标题,也升华了主题。
二、(2017课标全国Ⅱ,4—6,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窗子以外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
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
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
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
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
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
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
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
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
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
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
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
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
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
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
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
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
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
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
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
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
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
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
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
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
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
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
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
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
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
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解析 据全文尾句中“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
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知,作者认为,外出旅行未必能深入认识事物人情,
故选项B中“通过……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的表述曲解文意。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5分)
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
“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丰富含义的能力。“窗子”含义指向本文标
题的含义,文章二至五段侧重写向窗外看到的不同的现实生活图景,且二至五
段的结尾反复强调“铁纱窗”“玻璃窗”“窗子以外”等;再结合尾段“无
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隐隐约
约”等信息可知,作者笔下的窗子,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形的窗子指向
具体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窗子,无形的窗子指向人的不同的精神世界。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
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
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
与反思。
解析 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
流的亲切情景。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
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
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理性审视。第六段中“你”和
“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去”等可
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__散文考点一理清结构思路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技法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__散文考点四鉴赏表达技巧语言艺术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修辞手法,技法突破,2描写,3议论,4抒情,2结构手法,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__散文考点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意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技法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